最近印度在國家社會上可謂是“受人矚目”,主要原因就是與中國的邊境問題。

從新聞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最近動作很大,不斷向邊境增兵,其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爲了轉移國內矛盾,而印度總理莫迪更是被自己內部反華勢力“道德綁架”,所以他竟然親自到了中印邊境視察,他們真的不怕中國嗎?他們的軍事實力真的超越了中國嗎?

其實不然,印度終究還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它的種種表現都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自信,我們國家所倡導的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印度身上根本無法展示。

但是印度真的有那麼不堪嗎?要知道印度也是有核武器的國家,要知道印度也是有着13億的人口,所以我們不能輕視,用毛主席的話說,我們要在戰略上要藐視,在戰術上要重視。

雖然現在我們並沒有把印度當作我們的競爭對象,但是其潛在能力我們不可小覷,特別要是印度把這個國內問題解決了,未來力量肯定會有很大發展,在世界政治、軍事、乃至經濟上是一股不能不小瞧的力量。

那麼是什麼問題呢?

那就是種姓制度,當時又稱“瓦爾那”(Varna)制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等級制度。

根據古代文獻的說法,“瓦爾那”一詞在梵文中原義爲“色”,主要指皮膚的顏色。“瓦爾那”制度其實是以膚色爲標誌區分種姓尊卑的制度。

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逐漸由中亞細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那裏的土著民族。雅利安人認爲自己的膚色白皙,身材高大,是品質高貴的種族,而達羅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膚色黝黑,是品質低賤的種族。

雅利安人將人分爲四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婆羅門種姓,主要是僧侶,大多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動,掌握宗教大權,是社會上最尊貴的階層,古代印度的精神統治者;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掌控軍政大權的國王和王族集團,是世俗統治者;第三等級是吠舍,平民階層,包括商人、手工業者和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低等級的種姓是首陀羅,多以手工業、農業和漁獵爲生,其中有些人是奴隸。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賤民階級,其地位比首陀羅還要低下,被稱爲“不可接觸的人”,甚至蔑稱爲“雜種”。

雖然1950年,印度從法律上廢止了種姓制度,但時至今日,種姓問題依然是印度一個嚴重而又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

這種制度的存在顯然是不利於國家的發展的,不利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階層不能實現流動

平等,是人類社會追求的價值之一,但社會不平等卻是顯而易見的現實。而社會不平等的表現之一,就是社會不同階層的產生。不同的社會階層在社會資源(金錢、權力、聲望等)的佔有量、獲取機會和滿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而一個發達的國家或者說一個有希望的國家,他們的社會階層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階層能流動,比如農村孩子家庭出身的能通過高考考上大學,從而畢業以後從事白領工作。而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階層的流動,儘管不乏一些人能通過自己奮鬥實現階層的流動,但是這樣的案例實在是屈指可數。

所以這也是印度很多人移民的原因,一個國家要是大量精英人士都移民了,那麼這個國家的制度上肯定有了問題。

二是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識形態

印度的歷史很悠久,但是它與歷史上的中國有着顯著的不同,印度這個國家並沒有牢靠的統一的根基,從未有過大一統的歷史。幾千年的時間裏,印度的狀態一直都是邦國林立,長期被外族所統治 ,即使是期間較爲強大的帝國,也只是實現了大面積地域的統一,並沒有整個大陸,所以印度這個整體從未作爲統一的國家出現,歷史上的印度只是一個地域的概念罷了。

而現在印度實行聯邦體制,但是這個聯邦制與美國又不一樣,類似於加拿大。它這種體制就決定了這個國家沒有統一的向心力,因爲印度本身就是衆多小邦“拼湊”起來的國家,分裂主義長期存在,在克什米爾地區還有恐怖主義分裂勢力。

莫迪執政後,印度人民黨推行印度教宗教主義政策,也引發了很多非印度教徒的不滿,所以印度確實存在解體的可能。

一個國家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那麼這個國家就很容易因爲內部矛盾走向分裂。特別是種姓制度如果不能完全消解,這樣就自然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所以現在印度政府儘管廢除了種姓制度,國家發展很強勁,但是那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識還存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們看到的印度依然只是一個外強中乾、色厲荏苒的樣子。

但是要是印度解決了這個問題,把人民的心思統一到發展之上,那麼這個國家將來真的不能小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