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讀書。從2012年塗子沛先生的《大數據》出版以來,市場上關於大數據的書可謂汗牛充棟,不過大部分讀來味道雷同,因爲缺乏新思想亦缺乏文化意境而索然無味。但子沛先生所著的大數據系列一直吸引着我,他的《數據之巔》《數文明》《善數者成》這幾本書膾炙人口,也多次獲獎。沒想到大疫剛過,他又捧出了一本新書《數商》,讀下來還是令人耳目一新,啓發觸動良多。

《數商:如何用數據思考和行動,並在智能時代勝出》,塗子沛 著,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7月出版

要說近幾十年來地球表面上最大的變化,我想莫過於建築。特別是改革開放40 多年來,鋼筋、水泥、玻璃在華夏大地上書寫了前所未有的史詩。我在中國建材領域工作了大半輩子,見證、參與了這些變化,感受至深。

但這本書告訴我,人類在物理空間之外,正在打造一個新的空間,這就是數據空間。這個空間也像物理空間一樣建築林立、鱗次櫛比,但它們的材料都是數據。數據如同物理空間的鋼筋和水泥。如果說城市是一個半人造的環境,數據空間就是一個純粹的人工世界。從今天開始,人類是在物理空間生存,卻要在數據空間之中求發展。你說它重要不重要?

我仔細揣度,確實是這個道理,數據正在重新架構這個世界。

基於這個緊迫的現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紛紛制定專門的戰略,展開高位競爭。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正式發佈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數據是一種新型的生產要素,像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一樣重要,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你瞧瞧,大數據已經賦能了一個國家,大數據也成就了一大批互聯網企業,那我們自然要問,大數據有沒有給個人賦能,如何給個人賦能?或者說,你有沒有想過,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時代如何競爭,又如何發展?

這本書正是回答了這些問題。

8年前,子沛先生首先提出“大數據”的概念。今天,他又首創“數商”。這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是不忘初心,再次出發。一個概念的提出,非常不易。雖是短短兩三個字,但背後是對社會脈搏的把握和世道人心的洞察。

這本書還提出了一套數商的評估方法,讓你有道路、有方法可循,可謂既給你魚,又贈你漁。我們今天都被數據包圍,甚至是被數據包裹了,受制於數據。數據無處不在,又似乎無跡可尋。但如果你學會了怎樣評估自己的數據使用能力,就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數商,掌握了這個祕密,你就一定可以和數據共舞,打開一個浩瀚無垠又驚喜無限的新世界。

這本書不僅有創新,還有很多生動好看的故事。書裏提到了一個新農業的代表人物馬鐵民,他也是中國建材的新英雄。中國建材集團從2016年起,就決定進軍現代農業。20世紀90年代,我在日本參觀現代農業時,看到大棚的鋼支架,眼前一亮,希望將這種大棚引入中國,但周圍的人打擊我說,中國當時都用土炕做大棚,這個想法行不通。20年過去了,我信心重燃。我們計劃用高透光玻璃給莊稼蓋房子。2016年12月,我爲此專門去荷蘭考察,子沛陪同我。他在行程中告訴我,不僅要給莊稼蓋房子,還要用數據來種莊稼,要蓋用數據調控驅動的智能溫室。

很快,我們在山東德州做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智慧大棚,這就是此書中提到的十個足球場大的百畝大棚,也是中國最大的單體玻璃大棚。我當時的目標就是蓋房子,現在有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有了子沛的參與,我們的目標是做成全國最大的智慧農業公司。

所以,你也要問一問自己,農民都要用數據下田種莊稼了,你準備用大數據做什麼,怎麼做?大數據到底有沒有爲你賦能,改變你的生活?

2020年春節前,我到訪廣州,子沛陪同我一起參觀了大學者陳寅恪的故居。陳寅恪授課有幾不講:書上講過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不講,他要講就講最新的思考。我當然知道這很不容易,但要爭取努力做到。回頭看子沛,他卻沒有附和陳寅恪的意見。他笑着說,學者對身邊的弟子可以這麼說,但是佈道者不能這麼做。在一個洪波湧起、後浪疊生的大時代,一個新的知識和理念要反覆講,換花樣講、換包裝講、換場景講。只有如此,新知和新念,才能真正滲透人羣、改變社會。

讓大數據賦能個人的發展,現在纔剛剛開始。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知識和新技能。作爲一個佈道者,子沛的路還很長,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只要久久爲功,未來必定可期。

總之,這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好書。在有趣的故事裏,滲透着新的思想,標示着大數據2.0時代的進階方向。我推薦給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和企業家,相信這本書能給你們帶來愉悅和收穫。

(本文爲《數商:如何用數據思考和行動,並在智能時代勝出》一書序言,作者宋志平爲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

(本文來自****,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