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而我们都喜欢看曹操与刘备之间的对抗,也钟情于谋士之间的算无遗漏和武将之间的单枪匹马,而这个时代也被称之为广义上的三国。

当历史真正的进入到狭义上的三国时期时,我心目中那真实的三国却早已经离我而去,因为在三国开启的这一年,也是三国悲伤开始的一年。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那我们就一起把时间调回到220年,来看一下这悲伤的一年,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关羽之死,忠义尽失

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间关羽之名威震华夏,而这一事件让关羽到达了人生的顶峰,但是突然来袭的吴国,让关羽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关二爷”名声,而关二爷也代表着忠义的象征,吴国奇袭荆州,关羽最终败走麦城,丢掉了性命,而吴蜀联盟也就此破裂,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也未能实现,再经过夷陵之战和刘备的病逝,蜀国彻底元气大伤,从而失去一大半的有生力量。

可以说,关羽的死,改变了三国的整体走势。

每每看到《三国演义》关羽被杀的片段,我都会默默的关上电视机,因为关羽的死,让我感觉到三国的“忠义”代表已经没有了,我想要看的结束了。

名声大振,却英年早逝

身为东吴“四大都督”的吕蒙,最著名典故莫过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但是在战功方面来讲,那就是白衣渡江,奇袭荆州。

年仅四十二岁的吕蒙,本应该是吴国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夺取荆州之战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接受封赏的吕蒙,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他杀了关羽的报应,其真实情况很有可能是染上瘟疫或者积劳成疾去世。

吕蒙去世,让孙权悲痛万分,甚至孙权本人缩食减眠,以示哀悼,可见吕蒙对于吴国的重要性。

曹操病死,开启三国

说起曹操,小时候真心的讨厌他,总觉得他是一个小人,不如刘备光明磊落,但长大之后的我,再认真看曹操,真乃“乱世枭雄”。

六十六岁的高龄,还在外南征北战,在当时那个年代,实属不易,回到洛阳的曹操,最终倒在了病魔的手上。

曹操对于三国来说,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他在夹缝中生存,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他的儿子曹丕就是躺在他的功劳簿上建立的魏国。

而三国在我眼中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曹操一方与刘备一方的较量,而当曹操去世之后,虽然开启了三国,但是我心中的那个“三国”已经结束了。

220年,众星陨落

在三国,220年就好比一道分界线一样,因为荆州的易主和关羽的被杀,改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爆了一系列的事件。

而220年也是大量三国名人名士去世的年代,上述的关羽、吕蒙和曹操都是三个国家中的代表人物,而魏国去世的还有重要谋士程昱和重要的将领夏侯惇,蜀国去世的还有五虎上将黄忠和刘备的第一谋臣法正,吴国去世的还有江表之虎臣的甘宁和蒋钦。

大面积的人才陨落,使得刚刚进入三国时期的各国,在未来几年面临着“人才凋零”的情况,不得不说,220年没有给三国创建开一个好头,还让很多人都变得失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