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在這一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四十五歲的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紀念那些跟隨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命大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按照真人比例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臣。

凌煙閣二十四臣排名首位的長孫無忌

這二十四位功臣分別是:趙國公長孫無忌、河間郡王李孝恭、萊國公杜如晦、鄭國公魏徵、梁國公房玄齡、申國公高士廉、鄂國公尉遲敬德、衛國公李靖、宋國公蕭瑀、褒國公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蔣國公屈突通、鄖國公殷開山、譙國公柴紹、邳國公長孫順德、鄖國公張亮、潞國公侯君集、郯國公張公瑾、盧國公程知節、永興公虞世南、邢國公劉政會、莒國公唐儉、英國公李勣、胡國公秦瓊,這些功臣畫像按照閣中位置共分三層:最內一層爲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爲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則爲其他功臣。不過貞觀一朝名將名相輩出,凌煙閣二十四臣只能囊括其中的一部分,總是會有一些遺珠被世人所遺忘,下面就來看看幾位未能入選貞觀二十四臣的貞觀名臣。

岑文本

岑文本,字景仁,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的祖父是西梁吏部尚書岑善方、父親是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據說岑文本自幼聰慧,博通經史,十四歲時因爲父申冤而聲名遠播,後來蕭銑在荊州稱帝,岑文本被聘爲中書侍郎,負責起草文書,蕭銑被唐軍打敗後因力勸李孝恭休養安民而被唐高祖授爲荊州別駕、行臺考功郎中,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岑文本拜爲祕書郎,後經由李靖推薦被授爲中書舍人,不久又取代顏師古被任命爲中書侍郎,專門掌管機密文件。貞觀十年,由岑文本參與撰寫的《周書》完成,該書的史論多出自他之手,因而被封爲江陵縣子,後累遷爲中書令,參知政事,貞觀十九年,岑文本隨徵遼東,病逝於途中,享年五十一歲,贈侍中、廣州都督,諡號爲憲,陪葬昭陵。

馬周

馬周,字賓王,少時就成爲了孤兒,家境貧寒,但喜好學習,唐高祖武德初年補任爲博州助教,後離職遊學長安,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此人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說貞觀五年李世民命在朝所有官員都寫一篇議論時政得失的文章,胸無點墨的常何自然寫不出來,於是馬周自請代筆,後來文章被呈上後深受李世民的讚歎,當天就召見了馬周,在馬周未到時李世民四次派人催促,這就是唐太宗四請馬周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

經過一番交談後,李世民命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次年授任爲監察御史,不久升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在此後的十餘年間馬周屢獲升遷,到了貞觀十八年升任中書令,成爲宰相。任職這麼些年馬周屢次直言進諫,匡正朝政得失,爲貞觀之治的形成與延續發揮了積極作用,深得唐太宗器重,只可惜去世得太早,貞觀二十二年時年四十八歲的馬周逝世,重病期間唐太宗親自爲他調藥,皇太子親臨問病,死後馬周被追贈爲幽州都督,陪葬昭陵,唐高宗即位後追封尚書右僕射、高唐縣公。

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博學多才,精通文史,他的父親是唐初十八學士之一的褚亮。褚遂良隋末的時候追隨薛舉爲通事舍人,掌管詔命及呈奏案章,薛舉勢力被李唐平定後褚遂良被收入李世民麾下。李世民即位後褚遂良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等職,貞觀二十二年升任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在彌留之際詔令褚遂良與長孫無忌共同輔政,唐高宗李治即位後褚遂良被封爲河南縣公,次年又升爲河南郡公,永徽四年升任尚書右僕射,執掌朝政大權,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頂峯。後來褚遂良因反對立武則天爲後被貶爲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爲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公元658年病逝於任上,死後被武則天削掉官爵,子孫後代也被流放愛州,神龍政變後追諡文忠,恢復官爵,唐德宗時追贈太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