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5G+AI:影響未來的新趨勢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正式開幕。AI,這個帶有科幻色彩的名詞,總能在行業大會上激起各界的思考、爭論。在AI產業起起伏伏的過程中,有期待有失落,但前行需要循序漸進,回頭看,我們會發現AI一直在波浪式上升,尤其是進入到2020年,以自動駕駛爲首的AI大業正在升溫。

5G帶來什麼

在當天的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實現了良性發展:一是技術創新日益活躍,語音識別等部分應用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水平;二是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19年底,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規模超過了510億元,人工智能的企業數量超過了2600家。

與此同時,今年5G的最新標準也爲AI增加了新動能,就在近日5G的R16標準凍結,和垂直行業深度對接。其針對的製造業、交通業等場景和AI應用息息相關,5G和AI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我們正邁入一個由AI和5G驅動的智能雲連接的時代。萬物都將被連接到雲端,以可靠的方式實現互聯。”高通公司總裁安蒙(Cristiano R.Amon)在大會上指出,終端的體驗與雲端的內容、數據、算力和存儲密不可分。5G具有光纖般的連接速度及低時延性能,加上先進的處理能力,邊緣終端將變得更加智能。

那麼,5G爲AI帶來了什麼?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是關於數據,AI得以迅速發展的一個基礎就是大數據,數據成爲了AI系統的海量學習資料。而5G給AI提供的基座是創造更多數據,AI的本質是需要更多數據,5G可以讓數據量上百倍的增加,同時數據結構也更加多元複雜。雖然5G和AI相互支持,但是眼下的問題在於,算力還沒有突破性的提升,如何更高效率地處理數據是另一個話題。

再看控制層面,隨着R16標準的確定、R17的推進,5G廣聯接的特性得到了更好的支持。通過5G我們可以接入更多設備,AI能夠控制的設備也更多,相應地,AI的場景也就顯得更多了。從室內看,現在用戶能夠控制的家用電器種類變多了,從電視、電燈到冰箱、淨化器一應俱全;在室外,我們可以控制汽車,原先場外只能控制手機,現在汽車、可穿戴設備等都加入了進來。這讓AI的控制邊界得到極大的擴展,但是控制深度存在侷限。

最後,在實際應用上5G就更爲重要。比如現在AI在手機上的用武之地不算很多,智能語音算重要功能,現在手機廠商力推個人AI助理,但是完全不夠智能。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數據量太少。

創造高效協同

一位AI語音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爲個人打造自然語音助手所需要的數據量很大,比如用戶每天和Siri說話,都要上傳大量的數據,並且是經過脫敏的計算,才能到達智能助理的層面。谷歌有一個Corecenter AI產品,打電話訂餐、訂理髮店等功能優化得好,但是場景化太明顯,太過單一和封閉,以至於沒有辦法B端化。究其原因,數據量還是太小,數據類型的複雜度還是太低,通信的速度還是太慢,一次性給到的信息還是太少。”

而5G的本質就是讓信息成本更低,可以傳播更多數據,這在自動駕駛上意義重大。

比如自動駕駛需要城市地圖,但是車載的內容有限,如果5G全面普及,智能系統就可以直接調取中控數據,同步信息量也會更大,車與車之間的通信也會更強。現在自動駕駛車輛和街道上的紅綠燈、路上的其他車輛都還不能通信,全靠圖像識別,但是不論視覺還是雷達都存在瓶頸,特斯拉的撞車事故也不斷受到爭議。

而5G的新標準將對交通業給予更大支持,並且接下來的補充標準中,還會有專門針對AI的立項。

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崔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R16對於車聯網的功能特性做了新的定義,定義了車聯網的第三個階段,尤其是對車和車通信、車和基礎設施的通信方面做了新的規劃,對自動駕駛、遠程操作都做了新的定義。”

隨着5G網絡大規模的建設,IDC預計今年國內5G基站大概在75萬-80萬之間,而未來5G如何與AI系統、雲端計算、邊緣計算聯動,值得期待。

安蒙也談道:“隨着我們將汽車連接到雲端,無線技術已經在改變交通運輸業,我們期待5G和AI使汽車變得更加智能。汽車將擁有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與數據分析能力和全新服務。從安全角度,隨着我們將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和車與行人相連接,5G、C2VX有望讓出行更安全、更高效。5G商用還可以充分利用路測單位和公共基站的組合,在智慧城市和運營商之間創造高效協同,這是交通運輸業潛在的巨大變革。”

除了自動駕駛,在AI+物流方面,也已經得到應用。據悉,目前蘇寧已經在“倉運配”全流程實現了AI賦能,提升了物流效率。在蘇寧物流的首個5G無人倉中,揀選效率超人工10倍,準確率達99.99%以上,從下單到配送到家最快20分鐘即可完成。

未來,5G和AI結合還將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衆多行業,包括教育、醫療健康、零售業、製造業和交通運輸等等。

(作者:倪雨晴 編輯:李清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