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正逐漸發展成剛需、高頻的親子陪伴場景,併成爲家庭教育的標配。而面對海量繪本,如何挑選內容,從哪個角度切入講解,繪本里的知識怎樣落地實踐等,都是普通家長可能遇到的問題。

36氪近期採訪的項目好奇說繪本,定位社交化親子服務平臺,爲0-10歲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提供繪本育兒內容、實體繪本訂閱、親子閱讀社羣、線上家長課堂、線下親子活動等服務。

目前平臺用戶量超10萬,其中年付費用戶超2萬,爲會員社羣提供服務的專業繪本閱讀指導師(故事媽媽)約2500人。

(圖片來自好奇說繪本)

據好奇說繪本創始人兼CEO柯嘯成介紹,目前市場上圍繞繪本展開的服務模式大致分爲兩類:一類是提供線上數字化繪本內容;另一類是提供實體繪本借閱、租賃等服務。對比以上兩種方式,好奇說繪本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以實體繪本爲教具,解決實際育兒問題

好奇說的目標是通過繪本閱讀解決家庭教育中實際碰到的問題,科學改變兒童行爲。具體來說,家長可以藉助合適的繪本內容作爲教具,改變幼兒的錯誤生活習慣和情緒表達,如挑食、不愛刷牙、分離焦慮、大吵大鬧等。

爲了讓普通繪本成爲工具,團隊前期按照年齡和主題將分散的繪本內容轉變爲體系性知識,形成伴讀型內容庫,目前已覆蓋400多個經典繪本種類,今年的目標是將品類擴充至1000個。平臺爲會員生成個性化書單,每月8本實體繪本訂閱到家,讀完上門回收。

(圖片來自好奇說繪本)

除了內容本身,父母的講解方式和兒童的實踐程度是影響繪本內容理解的重要因素。柯嘯成認爲面向家長的標準化早教課程難以覆蓋家庭教育中的大量非標場景。家長更需要的是用相對輕的方式提高育兒技巧。

爲此,團隊建立線上線下學習型社羣,在平臺上設計了一套伴讀打卡體系,鼓勵家長每天進行日常閱讀,每週進行深度精讀,並將更多親子互動融入精度過程中。另外,平臺定期組織育兒社區經驗分享、每週家長講座、線下親子讀書會等活動。

從小B供給側出發,培養身邊的“故事媽媽”

好奇說繪本平臺的親子早教內容早期由團隊自主研發,而現在的重點則是從小B供給側出發,培養身邊的學習型媽媽和各領域專業老師自主輸出內容,形成知識型產品,解決其他普通用戶的問題,在平臺搭建起閉環:

  • 第一階段,普通用戶可以在平臺學習育兒知識,日常伴讀打卡,獲得積分和獎品激勵。同時可以參加有閱讀指導師在內的社羣組織,感受學習氛圍。

  • 第二階段是成長期,用戶中熱愛繪本、願意分享的媽媽可以選擇參與深度學習和培訓,從使用者慢慢變爲知識輸出者和分享者,甚至建立自己的社羣,組織自己的線下沙龍。

  • 第三階段,在經歷成長期後,一批有空閒時間、學習性很強的知識型媽媽和具備各類專業背景的老師出現。平臺組織並鼓勵這部分用戶通過文章、小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UGC線上內容輸出。達到特定標準後,可以輸出小型講座和課程,開啓知識付費的變現通道。

在以上不同階段,用戶可以選擇產品分銷、生產付費內容、社羣運營和管理、成長爲培訓師等多個不同職業途徑,並獲得收益。

(好奇說繪本)

好奇說繪本的盈利模式是會員服務費+培訓服務費+線上知識付費+商品零售。成立第一年,好奇說營收規模爲數千萬,會員服務費佔比約50%,培訓業務佔比約30%。今年第三季度,團隊將推出知識付費板塊,第四季度還計劃引入相關商品。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柯嘯成擁有多年互聯網產品經驗,曾擔任“回家麼”親子社交產品經理、美味不用等產品總監;聯合創始人兼CTO徐飛曾擔任西瓜互娛VR算法工程師、鄰趣APP產研負責人;聯合創始人兼COO李蘇亮擁有8年互聯網運營+研發經驗,爲連續創業者。

目前,好奇說繪本 正在尋求融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