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是香港電影發展的一道分水嶺。

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從那年開始,港片票房前十全部過千萬,開啓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而新藝城憑藉着《最佳拍檔》系列,一時間風頭正勁,一次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

於是爲了對抗新藝城的《最佳拍檔》,香港電影的另一大巨頭嘉禾,拿出了「功夫喜劇」這一道“主菜”,與其一決高下。

由洪金寶導演,集結了旗下諸多明星,製作了足以載入影史的《五福星》系列。

1985年,在福星系列屢創票房佳績的情況下,洪金寶再次湊齊原班人馬,趁熱打鐵推出了這個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夏日福星》丨Seven Lucky Stars

“福星”系列,是洪金寶導演生涯的代表作,也是香港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當年,嘉禾不甘心電影市場被新藝城搶奪,便傾其所有的資源,給予洪金寶最大的支持,讓他寫一個劇本。

於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那個劇本就是《奇謀妙計五福星》。

一、“五福”臨門開天地

可以說,沒有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就不會有“福星”系列的誕生。

1983年,《奇謀妙計五福星》上映,雖然沒有打敗新藝城的《最佳拍檔2之大顯神通》,但是票房卻達到2197萬,排在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的位置。

這部電影的成功,爲之後的整個系列提供了範本。

一是巨星雲集。

洪金寶靠着多年在圈內積累的人脈,請來了不少明星參演。

其中,以馮淬帆、秦祥林、吳耀漢、岑建勳、洪金寶組成的五福星,各具特色、形象鮮明。

二是風格。

整部電影走的是功夫+喜劇的路線,每個角色分工明確。

洪金寶、元彪、成龍三個同門師兄弟負責打戲,馮淬帆、秦祥林、吳耀漢等人負責搞怪。

三是美女如雲。

在那個年代,港片最不缺的就是美女。

第一部《奇謀妙計五福星》,就有鐘楚紅、夏文汐、李賽鳳加盟,爲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第一部大獲成功後,洪金寶火速召集原班人馬趕拍續作。

於是在1985年,短短一年時間裏,《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陸續上映。

沒想到,第二部《福星高照》再創輝煌,斬獲了3000萬的票房,終於打贏了最佳拍檔。

而《夏日福星》的誕生,也預示着這個系列達到了巔峯。

當年,洪金寶憑藉這兩部電影,包攬了年度票房榜的冠亞軍,第三名是《警察故事》。

據說,在此期間,成龍每天要跑遍4個片場,平均每天只睡1、2個小時。

只可惜,洪金寶在拍完《夏日福星》後,後續作品整體質量開始有所下滑。

一方面是再也集齊不了原班人馬,另一方面是雙週一成的崛起,改變了觀衆的審美。

但不可否認,洪金寶的才能,以及“福星”系列在影史的地位。

二、“福星”兄弟的最後輝煌

影片一開場,便奠定了喜劇的基調。

畫面中,閃現出幾件歷史重大事件,等觀衆看到最後,突然閃過一句旁邊:

“以上這些和本片毫無關係!”

依舊延續了第一部的套路,只不過看點變得多了起來。

第一部《奇謀妙計五福星》,五福星是由洪金寶、馮淬帆、秦祥林、吳耀漢、岑建勳組成。

到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秦祥林換成了苗僑偉,岑建勳換成了曾志偉。

這次,幾個單身漢負責保護香港富商馮先生的女兒和他的朋友。

而成龍和元彪組成的得力干將,負責追查殺害富商馮先生的兇手。

雖說故事本身缺乏新意,被指炒冷飯,備受評論爭議。

但是電影上映後,依舊勢不可擋,斬獲了2900萬票房,爲這個系列創造了一段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關之琳爲了電影中的角色,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在片中,那段絕無僅有的福利,賺足了眼球。

雖然關之琳完全淪爲了“花瓶”,但是她的美人形象成爲了整部電影的一大賣點。

而電影的高潮戲,無疑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混戰。

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跟三個實力強勁的國際殺手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事後,觀衆戲稱最後的那場戲,是三人功夫的比拼。

三、80年代的動作場面

功夫喜劇,一前一後足以證明,動作戲在港片的地位。

《夏日福星》之所以能夠成爲經典,靠的就是洪金寶精心設計的動作場面。

成龍的功夫片講究的是合乎情理,而洪金寶則更看重招式的沉穩和寫實。

一直以來,凡是自編自導的電影,洪金寶都着意突出羣戲,爲每個人打造最能發揮的戲份。

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拍完《夏日福星》後,洪金寶和成龍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

同時,也爲兩人的合作分歧埋下了伏筆。

電影的最後,還有一個爲觀衆準備的超級彩蛋。

在結尾處,從電梯裏一下出來十幾個香港當紅明星,楊紫瓊、陳百祥、李賽鳳、林子祥、葉德嫺、姜大衛、梁家仁、苑瓊丹、錢小豪、錢慧儀、劉天蘭、王小鳳等都在其中。

有的是來自《殭屍先生》的片場,還有的是從《警察故事》趕過來的.....

總之,大家都是過來圖個樂,跑到《夏日福星》裏給洪金寶捧個場。

“福星”系列後,洪金寶走上了演藝生涯的巔峯。

有些時候,同時擔任導演、編劇、主演、武術指導等職位,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時至今日,《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三部曲,仍然是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