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不得不说他的“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因战败向吴国求和,被迫亲自去吴国称臣。为了复国,勾践在吴国被囚期间,不惜牵马为奴。

勾践忍辱负重,后来经过范蠡和文种的一番周旋,送上金银财宝和美女,才终于让吴国放了勾践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不仅在自己的房屋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要尝尝苦胆的苦味;还只睡在柴薪上面,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了国耻,要担起复国的重任。

真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后来,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一位霸主。

然而,在更早的历史里,有一位先人更是勾践的前辈,他是谁?他做了什么被囚禁呢?

商汤为什么被囚禁?谁救了他?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当时夏朝的末代国王夏王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社会矛盾重重,当时的民众都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子偕女皆亡”,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离而去。到了夏王朝的后期,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而夏的属国商渐渐地演变成为与之抗衡的对手。

商汤,姓子,名汤,因为他的祖先帮忙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

商汤是一位仁爱的君主,还非常善于用人。他了解到一位居住在薛国名叫仲虺的人是举世难得的人才,更知道薛国国富民强,军队装备优良,于是他就亲自前往薛国,请求仲虺帮助他完成建国大业。

仲虺平日里也早已久闻汤的大名,深知汤是一位宽厚仁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加上当时薛国也遭受到夏王桀的暴虐统治,仲虺高瞻远瞩,决定亲自去辅佐商汤成就大业。

仲虺是奚仲的后代,居住在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南40里),他是商汤的左相,是商代初年的一大功臣。

仲虺做了商汤的谋臣后,首先向商汤提出了建议,献上“以宽治民”的策略,然后和商汤一起赈济救灾,关心百姓疾苦;军事上修筑城垣,建立地方割据的优势。

由于商汤的发展遭到了夏王桀的猜忌,他决定先发制人,以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于是夏王桀以天子号令召商汤入朝,商汤经过再三思量,最后还是选择去朝见夏王桀。

当商汤千里迢迢来到巩义的时候,马上就被夏王桀直接拘留,夏王桀还命人用“桎梏”夹住他的双手,囚禁在监狱里。

当仲虺得知商汤被囚的消息后,非常着急,他立刻和另一位名臣伊尹商议如何去营救商汤。最后,他决定用大量的奇珍异宝献给贪婪的夏王桀,还向夏王桀赔礼道歉,表示自己愿意向夏王桀称臣纳贡,从而打消了夏王桀的猜疑。

仲虺为了更好地刺探情报和蛊惑夏王桀,又送上更漂亮的美女,当夏王桀看到金光闪闪的珍宝和漂亮的美女,立刻就动心了,他不顾大臣的劝说,最后释放了商汤。

回国的商汤就像猛虎归山一样,在谋臣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加紧了灭夏的步伐。仲虺又为商汤制订了灭夏的方略:先灭掉夏王桀的羽翼,使夏王桀孤立起来,然后再进军夏都。他进谏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葛国,因为葛国是我们西边通往夏的咽喉要塞,而且它也是夏王桀的忠实傀儡,我们必须让葛国归服我们。”为此仲虺还多次去游说葛国,但是都无功而返。最后,在商汤和仲虺的指挥下很快就消灭了葛国。

最后,夏商两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了决战。在决战中,夏王桀的军队毫无斗志,而商军却越战越勇,结果夏王桀大败而逃。

夏王桀逃跑之后,仲虺乘胜率军去攻打忠于夏王桀的部族三朡,并及时缴获了他们的镇国之玺。然后,仲虺和伊尹向各部族通报了全国的现状情况,四方部族都纷纷表示臣服商汤。

仲虺和伊尹辅佐商汤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平定了天下,使商朝成为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汤和勾践复国成功的因素

1、主人公强大的复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他们因为被囚禁就丧失复国的信念和求生欲望,根本就没有后来的历史了。

2、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样都有忠臣相助:商汤有仲虺和伊尹,勾践有范蠡和文种,君臣上下一心共同创造未来。

3、都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念,献上金银财宝和美女,让夏王桀和吴王夫差心动,不顾大臣的反对而放商汤和勾践回国,这都是放虎归山,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之举。

一文君说:

夏王桀和吴王夫差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训,俗语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别人给你超乎寻常的好处的时候,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我们祖先的智慧,透过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谢谢关注!

参考资料:

《史记·殷本纪第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