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公佈了4.5代KF-X多用途隱形戰鬥機機身部件的照片,同時宣佈將在2021年4月推出首架原型機。按計劃,該機將最早於2026年正式裝備部隊。

圖注:KF-X機身組件。

KF-X是繼FA-50後,韓國的第二個自研戰鬥機項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1999年,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ADD)首次提出KF-X計劃,2001年該計劃被韓國政府批准。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方案研究時期,主要有兩大設計思路。

首先是KAI提出的KFX-E(C501)方案,基本上就是FA-50戰鬥機的放大版,加強了隱形性能。其次就是ADD 的C103和C203兩種方案,與KFX-E的輕型單發設計不同,這兩種方案都採用了中型雙發設計。C103爲正常氣動佈局,而C203則爲鴨翼佈局。

圖注:C103和C203方案的發展情況。

脫胎於輕型機的KFX-E方案發展潛力一般,韓國空軍也希望得到雙發佈局的中型機,因爲其戰鬥性能更佳,而且有利於改造,通過技術升級有望達到五代機標準。

對韓國這樣並未接觸過雙發機設計的國家而言,研製本身已經有很大的挑戰性,再加上沒有研發鴨翼佈局的技術經驗,風險太大。最終,正常佈局的C103方案入選並進一步大型化,得到了現在的C109方案。

按照最初的設想,KF-X應是具備隱形能力的雙發中型多用途戰機,且隱形性要超過“陣風”和“颱風”戰機,但不及F-35。後來在韓國空軍的要求下,確定爲僅具備有限隱形能力的“4.5代戰鬥機”。


圖注:2019年10月,首爾航展上展出的KF-X全尺寸模型及座艙模擬器。該機長16.9米,翼展11.2米,最大起飛重量25.4噸,最高速度爲1.81馬赫。

韓國並沒有掌握先進戰鬥機研製的若干核心技術,同時也不希望冒太大的技術風險,可以如期完成戰機研製。一方面與多國企業合作獲取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採取了“三步走”策略,逐步提升作戰性能。

2016年,韓國韓華集團與通用電氣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爲KF-X提供F414-GE-400K發動機。通用電氣負責提供零件,並指導韓華在當地進行組裝和飛行測試。F414發動機裝備在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以及薩博JAS 39E“鷹獅”戰機上,爲中等推力發動機,兩臺的加力推力之和略高於F-35的F135-PW-100發動機。

對韓國而言機載電子設備是一大瓶頸。2014年韓國訂購了40架F-35A戰機,作爲回報,希望美國可以出售25種先進戰鬥機技術。但美國政府援引《國際武器交易條例》拒絕提供其中4種技術,即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電子對抗系統、電子光學定位跟蹤系統(EO-TGP)以及紅外搜索跟蹤系統(IRST)。這些都是影響戰機性能的核心設備。


圖注:展出的模型座艙右前方有突出的光電頭,應爲IRST。

在多次交涉未果後,韓國轉向歐洲和以色列尋求援助。例如,在以色列埃爾塔系統公司的協助下,韓國韓華集團研製了AESA雷達的硬件部分,韓國LIG Nex1公司與瑞典薩博公司聯合開發了雷達軟件系統。2019年雷達系統交付給國防科學研究所進行設計審查,預計與今年8月交付KF-X原型機上安裝的雷達系統。


圖注:2018年9月,爲KF-X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進行空中測試,由於沒有專門的航電試飛平臺,用C-130H運輸機完成。

據韓華方面稱,該雷達具備1000餘個收發模塊,性能接近F-16V戰機的APG-83雷達。除了AESA,埃爾塔系統還於今年2月宣佈爲KF-X研製嵌入式地形迴避系統(TF / TA)。由LIG Nex1自行開發電子戰設備等。

受阻的不僅有電子設備,還有武器。最初,韓國希望裝備美製空空導彈,包括AIM-120C中距空空彈以及AIM-9格鬥彈。但美國政府並未批准出口,韓國轉而求助MBDA將“流星”空空導彈集成到KF-X上。


圖注:展出的KF-X模型,機身下半埋式掛點掛載了4枚“流星”超視距空空彈、機翼下掛載了2枚IRIS-T近程空空導彈。

對地攻擊方面,韓國KS公司與德國公司合作生產KEPD 350K“金牛座”巡航導彈,該彈及其改進型將成爲KF-X戰機的重要對地武器。2019年年底,KS交付了首批穿地戰鬥部,這將用在韓國空軍採購“金牛座”導彈上。同時,韓國還在“金牛座”的基礎上研發射程更遠的空射巡航導彈。


圖注:“金牛座”巡航導彈,韓國採購了260枚。該彈的穿地戰鬥部可擊穿厚達6米的鋼筋混凝土。

出於技術原因,KF-X採用了武器全部外掛的形式,還有多個突出於機體外的天線設計,該機的隱形性自然大打折扣。韓國空軍也很“自覺”地稱其爲“4.5代”戰機。但這不意味着韓國就放棄了自研五代機。


圖注:2018年6月,KF-X完成機身初步審評,外形基本確定下來,與F-22有幾分相似。

據分析,KF-X經過一系列升級,歷經Block 1、2、3階段或許可以達到五代機標準。其中,Block 1批次的武器全部外掛,但保留機內武器艙空間,具備空對空能力和有限的空對地能力。RCS水平與F/A-18E/F或“颱風”相近;Block 2批次增加機內武器艙,並將隱身性提升至F-117的水平,具備完整的空對空與空對地能力;Block 3批次着重提升隱形能力,達到與F-35相近的水平。不過,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說明Block 2、3階段的實施時間。

研發KF-X的主要目的是代替100餘架F-5E/F、60餘架F-4以及部分KF-16,並與F-35A協同作戰。韓國空軍已裝備了美製F-35A戰機,隨着生產規模的擴大F-35的價格逐步降低。KF-X的性能尚不及F-35A,價格上也可能不具優勢,對韓國而言這是否合算呢?


圖注:就五代機而論,F-35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標杆”。

韓國自KF-X項目開始就尋求外國合作伙伴分攤成本並保障訂購量。曾拉攏美國、瑞典、土耳其等國加入均未果,僅與印尼在2010年簽訂了合作研發協議,由印尼出資20%(約19億美元)並派出約100名工程師協助研發,韓國則提供該機技術數據、生產配額以及原型機。兩國曾因資金籌措以及技術轉讓產生分歧,導致合作中斷。

總之,目前KF-X的進展還算比較順利。韓國希望首架驗證機於2022年首飛,量產型於2026年開始製造,並於2032年前獲得至少120架。但作爲一種複雜的高技術兵器,它所面臨的技術和資金挑戰不容樂觀。

崔宇威 本文來源:網易談兵 責任編輯:崔宇威_NBJS1134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