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心,就会注意不少自媒体文章都是 咸鱼体 ,这里搬一段,那里搬一段,这里引用这个名人的话,那里引用那个名人的话,就像 晒咸鱼,而读者就像爱吃鱼的猫……”

你来了,

你是一只猫,

爱吃鱼的猫。

我家里有鱼,

所以你来了。

哪天你不来,

是鱼味不够重。

渐渐我懂了,

要想招你来,

就要在家晒咸鱼。

咸鱼名要大,

咸鱼味要重,

一条味不够,

再挂上一条。

咸鱼要备足,

今日晒几条,

明日晒几条。

咸鱼怎么晒,

要晒哪几条,

全看晒鱼架。

同是一条鱼,

这个架上晒,

那个架上晒,

这次晒过了,

下次还能晒。

我是那只猫,

进了这家门,

又进那家门,

还是这个味,

还是那条鱼,

这家横着晒,

那家竖着晒。

我是那只猫,

闻着鱼味来,

来了吃咸鱼。

我是那只猫,

我是爱吃鱼,

不是次次吃咸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