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20點,佳能公司同時發佈8款全畫幅無反產品:無反相機EOS R5、EOS R6,超長焦鏡頭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RF600mm f/11 IS STM、RF800mm f/11 IS STM,中焦人像微距鏡頭RF85mm f/2 MACRO IS STM,以及兩款增距鏡RF1.4×及RF2×。

同時發佈如此衆多的新品,這在佳能歷史上,甚至所有相機廠商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佳能這次發佈的新品全部集中在全畫幅無反領域,也折射出佳能公司戰略方向的調整。這8款產品中,兩款全畫幅無反相機因爲早在半年之前佳能就主動“泄密”,因此不出人們所料。而RF600mm f/11 IS STM與RF800mm f/11 IS STM兩款價格低廉的超長焦距鏡頭,無論外觀上還是技術指標方面,都不是佳能的一貫風格,這讓業內人士感到驚奇,卻讓攝影愛好者感到驚喜。

EOS R5相機(官方指導價25999元)

EOS R5的主要技術指標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公佈。7月9日官方指導價公佈後,很多人覺得比預想的低多了。因爲無論縱向比較還是橫向比較,EOS R5的性能都相當亮眼,如4500萬有效像素;電子快門拍攝模式下最高連拍速度達20張/秒,機械快門或電子前簾快門時最高連拍速度12張/秒 ;在EOS相機中首次搭載了機身5軸防抖,搭配使用支持光學防抖的鏡頭時最大可實現8級抖動補償效果。

EOS R5的自動對焦系統進化非常明顯:全像素雙核CMOS AF Ⅱ在“面部+追蹤”自動對焦模式下自動對焦範圍擴展到最大約100%畫面,不僅能對人的頭部、面部、眼睛追蹤對焦,而且對貓、狗、鳥的身體、面部眼睛追蹤對焦照樣有效。

EOS R5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視頻拍攝功能:這是首款支持無裁切8K內錄的EOS全畫幅數碼相機,並可進行8K超採樣4K視頻記錄,支持12位8K Raw視頻、4K /120P超高清升格慢動作。

EOS R6相機

(官方指導價15999元 )

EOS R6可以看作是EOS R5的小弟,除了像素比哥哥低(2010萬有效像素),不能拍攝8K視頻外(4K/60p),其他性能指標與哥哥幾乎一致,而兩者價格相差10000元。

RF85mm f/2 MACRO IS STM鏡頭

(官方指導價4299元)

RF85mm f/2 MACRO IS STM是一款兼顧進光和近攝性能、且注重性價比的鏡頭,人像和微距兼得,最高放大倍率爲 0.5倍。

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鏡頭

(官方指導價19299元)

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是兼顧成像素質和便攜性能的鏡頭,重量約1370g。作爲佳能L級別的專業鏡頭,該鏡頭採用了1片超級UD鏡片和6片UD鏡片,以及佳能獨有的ASC空氣球形鍍膜,成像素質毋庸質疑。

RF600mm f/11 IS STM和RF800mm f/11 IS STM

RF600mm f/11 IS STM、RF800mm f/11 IS STM這一對姊妹花,放在佳能鏡頭陣容中顯得很特殊。大光圈、紅圈、白色、大炮,似乎是佳能長焦鏡頭的一貫風格,而這兩款鏡頭既沒有大光圈,也不是紅圈和白色,更不像大炮。從這兩款鏡頭可以看出,佳能不想侷限於專業領域,即便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也能輕鬆擁有——不僅體積小、重量輕,而且價格更讓人覺得無比輕鬆。

RF600mm f/11 IS STM鏡頭

(官方指導價4999元)

RF800mm f/11 IS STM鏡頭

(官方指導價6499元)

說到這裏,人們可能最爲關心這兩款鏡頭的成像效果能否達標。 資料顯示,這兩款鏡頭都採用了佳能獨有的無縫雙層衍射光學元件DO(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這種極爲獨特的鏡片,不僅能夠讓鏡頭的光學長度大幅度縮短,而且同時具有色差校正和非球面透鏡特性,能夠實現從畫面中心到邊緣的高分辨率和高對比度,而且幾乎沒有色暈。 DO曾經使用在EOS單反系統幾款綠圈鏡頭中,如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EF 400mm f/4 DO IS Ⅱ USM等,並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RF2×和 RF1.4× 增距鏡

兩款鏡頭均內置IS影像穩定器,600mm鏡頭具有5級的防抖效果,800mm鏡頭具有4級的防抖效果。兩款鏡頭最大光圈雖然僅爲f/11,但配合佳能全畫幅無反相機使用時,無論拍攝照片還是視頻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令人驚歎的是,即便加上RF1.4×或RF2×增距鏡,實際光圈縮小到f/22時依然可以自動對焦。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從前實際光圈小於f/6.3都無法自動對焦了;隨着技術的進步,佳能單反相機後期的自動對焦技術支持f/8光圈,這都讓人覺得了不起了。

《中國攝影》2020年7期封面

中國攝影 · 雲課已於5月22日正式開啓了第一期第一課,這是《中國攝影》編輯部對推進影像文化傳播與解讀的新嘗試,我們希望以此給關注《中國攝影》雜誌的朋友們另一種便捷的、值得信賴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