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芯片企業兵敗如山倒,富士通居然還打算收購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公司80%的股份,收購它簡直就是刨了美國的祖墳,凡是美國對我們封鎖的技術,我們就能自主研發,時間和未來都在我們這一邊,中國造將引領世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黑暗科技君》,本文將向大家講述我對美國打壓華爲以及未來抵抗美國技術封鎖的一些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還請及時指正。

美國打壓華爲的利器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短板

美國持續打壓華爲,最新的手段就是近日臺積電給華爲供貨7納米的芯片,華爲海思的芯片設計能力一流,但芯片製造還需要荷蘭ASML公司(中文名稱爲阿斯麥爾(中國大陸)、艾司摩爾(中國臺灣))生產的浸潤式極紫外光光刻機,其實中國兩年前就向荷蘭訂購了這種設備,但因爲美國的阻撓兩年了都沒有到貨,看情況似乎永遠都不可能到貨了,現在有些人問到:爲什麼我們自己沒有研發出這種頂級的光刻機

我認爲網友提出的這種要求有點過分了,因爲目前爲止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做得到,集所有科技領域都是第一名,就算是美國也不行,大家認爲光刻機那麼高端、賣得那麼貴,應該值得我們花大價錢去研發。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種頂級光科技的產業並不大,雖然每一臺價值1億美元左右,但2018年到2019年兩年才發貨了44臺,平均下來一年就20多臺,銷售額也就是20多億,這樣一看並不值得我們花巨資去研發,我們花錢能買來用就行了。

前陣子有個說法,中國連圓珠筆芯筆尖上使用的滾珠都造不了,實際上不是造不出來,而是沒必要去造,因爲這個產值的總利潤很小,不值得去投資,聽說有一個鋼廠耗巨資煉了一爐,現在全世界多少年都用不完了,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不去追究,但這個道理是對的,那光刻機的事該咋辦呢?

40年前日本半導體行業超越美國,美國芯片企業兵敗如山倒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故事很值得我們借鑑,上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和企業投入巨資發展半導體成效非常顯著,嚴重挑戰了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霸權,美國半導體企業協會曾經對美國和日本的存儲芯片進行了質量測試,希望找到對手的弱點,結果發現美國最高質量的存儲芯片比日本質量最差的還要差。

讓美國人惱羞成怒的是,日本人還拍着胸脯向客戶保證“我們的芯片保證你用25年”,1980年,日本攻下30%的半導體內存市場,5年後,日本的份額超過50%,美國被甩在後面。

日本半導體行業的迅速崛起讓美國芯片企業是兵敗如山倒,1981年著名的AMD公司淨利潤下降三分之二,1982年英特爾被迫裁員2000人,1985年英特爾繳械投降宣佈退出DRAM存儲業務,這一次它虧掉了1.73億美元,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更讓美國人難以容忍的是富士通居然還打算收購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80%的股份,當時仙童半導體在硅谷是神一樣的存在,收購它簡直就是刨了美國的祖墳。

面對日本強大的攻勢,美國企業束手無策,只能砸日本的半導體收音機以發泄不滿,後來美國終於想出了一各對抗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毒計,那就是將經濟問題政治化,聲稱日本的存儲芯片將會嚴重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並以此爲藉口動用政府的力量對日本半導體產業進行全面的打壓。

美國對日本半導體打壓使出四大狠招,現在美國封鎖華爲使用伎倆如出一轍

第一招:對日本產品收取100%高額關稅。第二招:否決富士通收購美國仙童公司。第三招:以盜取IBM技術爲由逮捕了日立的6名高管。第四招:指控東芝向蘇聯出口精密機牀。

大家看到這裏是不是想起了一些什麼?這不就是美國現在打壓封鎖華爲使用的招數嗎?甚至可以說是打壓中國科技領域的慣用伎倆。

40年前美國打壓日本的手段再次重現,這次註定不會成功

現在美國跟中國談判的首席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他在80年代時就是跟日本貿易談判時的副代表,現在美國使用的招數還是40年前的老套路,現在又用在了我們身上,當年日本被美國打趴下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大好形勢面臨全面喪失,積累的本錢全部賠光,舉國奮鬥10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現在美國又使用同樣的毒計對付我們,我們堅決不能讓美國打垮。

荷蘭最先進的光刻機我們是拿不到,但我們可以自主研發,再難也不會難過兩彈一星,當年的兩彈一星是真難,原理不清楚而且還沒有錢,光刻機雖然號稱工業產品皇冠上的明珠,有10萬個零件非常精密複雜,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而且我們現在又不差錢,只要肯下決心我想我們一定可以搞出來,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政府早就有規劃了,用5年時間將芯片國產率由15%提高到70%以上,我對此很有信心,歷史不斷地證明,凡是美國對我們封鎖的技術,我們就能自主研發並做到世界第一,美國的禁令的確會對我們造成一些困擾,但卻是我們在高端芯片製造業尋求突破的一個契機,時間和未來都在我們這一邊,將來再也不用看美國的眼色了。

縱觀日美芯片戰,是否掌握重組全球產業鏈的能力,纔是貿易戰中決勝的關鍵,市場份額的多寡不構成主要實力因素。

作者《黑暗微世界》,文內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因作者水平有限,文內如有錯誤之處懇請指出。

謝謝大家閱讀此文,未來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靠譜的科技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