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迎難得的“小長假” 好心態+硬實力=好狀態

前不久,中國乒乓球隊迎來了難得的"長假",在經過長期緊張訓練後,隊員們紛紛回到家中調整狀態。其中,如孫穎莎等小將還在加班加點訓練,但是也不乏像已經成家立業的馬龍、許昕等老將,身份轉變爲"奶爸"的他們拿出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這兩種休閒模式無非是運動員們調節自己心態和技術的兩個方面。

近年來,"年事已高"的馬龍在賽場上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2019年的布達佩斯世乒賽上,馬龍第三次奪得男單桂冠;世乒賽、東京奧運會等國際賽事的推遲雖然給他的備戰帶來了一定影響,但他卻把這段時間當作恢復身體健康、塑造良好心態的機會。對於馬龍來說,能夠做到這點,無非是通過訓練和比賽磨鍊技術,在平時調整心態、跨越心理"難關",好心態和硬實力的組合,成爲他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一件"武器"。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擁有ATP史上最長連續單打世界第一週數的紀錄的費德勒受傷病影響,他今年僅僅出戰了澳網賽事,在輸給老對手德約科維奇後不得不宣佈2020賽季徹底報銷。但對他來說,這也只是一次"長假",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類似這樣的場景也曾多次出現,但費天王仍然保持着樂觀態度,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但他仍然打算第五次征戰奧運會,享受在網球場上的美好時光。

當下的國際體壇,雖然有一項項賽事接連複賽,但是也時有爆出比賽繼續推遲或取消的消息。因此,保持心態上的強大也成爲了當下運動員的重點。反觀省內各支隊伍,浙江體彩男排經常會組織隊內的對抗賽,省羽毛球隊也嘗試趣味遊戲調動運動員們的情緒,讓他們可以更積極地面對訓練。

在這段時間的採訪中,不止一名教練員或運動員跟筆者提到了心態的重要性,因爲這也是除了硬實力之外,他們能夠保持良好狀態的又一種方式。

(王品燚)

(體壇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