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缺乏通風和消毒措施外,戴口罩阻止病毒傳播也沒有效果。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消毒外,窗戶通風也是防止新冠狀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

不過,不少小夥伴對此有疑慮:如果空氣中有病毒,不開窗通風,讓病毒跑回老家?特別是社區內有個別疑似病例。

那麼,我們能開窗通風嗎?

01窗戶通風會讓新的冠狀病毒侵入嗎?

不是真的。

首先,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空氣中是否有新的冠狀病毒?

國家衛生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姜榮孟2月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病毒從人體內出來後會迅速定居,不會在空氣中飄散,從這個意義上說,空氣中沒有病毒。

然而,通過窗戶通風可以促進空氣循環,稀釋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劑量,降低傳染性。

至於人們可能認爲氣溶膠的傳播會使病毒在空氣中漂浮的時間更長,移動的距離更遠,開窗通風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事實上,不必爲此擔心,因爲: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與治療方案》(第六版),高濃度氣溶膠暴露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有可能長時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進行氣溶膠傳播。

而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基本上不能形成這麼高濃度的氣溶膠。

即使形成氣溶膠,通過窗戶通風,讓空氣流動,也能使氣溶膠病毒的劑量迅速減少,不足以引起感染。

因此,窗戶通風和氣流流動仍是阻斷新冠狀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之1.

02鄰居家裏與世隔絕,你能開窗通風嗎?

是的,但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這個與世隔絕的鄰居離家很遠,打開窗戶也不是問題。

如果與世隔絕的鄰居離自己家很近(如下樓),如果居住在空間小或居住密度高的居民區,建議在不同的高峯時段換氣,高峯換氣間隔應大於2小時。

但是,如果你是在社區內,建築物周圍的病區叢生,那麼建議少開窗戶,並且通風時間儘量選擇人員活動時間較少的地方。

附言: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空氣淨化器。

03南迴南,是開窗通風,還是關窗防潮?

選擇時間段並適當打開窗口。

在溼度最高的兩個時段,最好在早上6:00到9:00和晚上20:00到次日凌晨2:00關閉門窗。

但在12:00至16:00溫度較高且相對乾燥時,特別是太陽高照時,建議開窗通風。

04如果有霧霾,還能開窗通風嗎?

如果空氣質量嚴重或污染嚴重,建議不要開窗通風。

如果霧霾不太嚴重,也能減少開窗頻率。

另外,如果有紗窗,最好把窗戶開小一點,如果在室內使用加溼器或空氣淨化器,也可以在熱水器上放一盆水,這樣有利於“淨化”空氣,減少空氣中的顆粒物。

05空調的換氣功能,能否取代車窗通風?

不。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空調的“通風”實際上就像一個電風扇,將空氣吹入室內,讓室內空氣流動,但對室外空氣的交換和循環沒有任何作用。

即使有些空調真的具備了“換氣”的功能,也只是用一根管子來實現室內外空氣的循環,這種通風效率遠低於直接窗戶通風。

此外,在使用空調時,要注意的是,不建議使用“迴風”(室內空氣再循環)的集中中央空調,因爲它會使室內空氣在不同的地方和房間內循環,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你每天要打開窗戶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嗎?

不總是這樣。

在新莞流行期間,窗戶通風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此基礎上,對開窗頻率有一個建議,但這只是一個建議,不是一個剛性指標。

新的冠狀病毒是不可能在家裏,如果你不確認你的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例,你周圍沒有確診和疑似病例,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日常習慣進行換氣,即使感覺舒服,也不能刻意換氣。

此外,有時我們還得減少窗戶的數量以便通風,比如說,在上述霧霾天和偏南的日子裏,或者在社區出現聚集性疾病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少開窗戶。

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逐漸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勝利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能大意,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各種保護工作,爭取戰爭的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