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中國臺灣軍隊在一年一度的“漢光”軍演的預演中發生事故,造成三名臺軍海軍陸戰隊軍人死亡,也引發了臺灣島內對於“漢光”軍演的一輪紛爭。

愈加分裂的“漢光”軍演

因爲臺灣島內新冠疫情而一再推遲的“漢光36號”軍演,在正式開始之前就遇到了令臺軍感到頭疼的“狀況”。7月3日,參與演習的臺海軍陸戰隊99旅步2營在左營桃子園海灘執行“聯合登陸作戰”預演時,就遭遇所謂“海象突變”,導致一艘部隊乘坐的橡皮艇發生翻覆,導致艇上4人被送醫救治,其中2人死亡,1人至今生命垂危;

而在臺軍正式公佈調查結果之前,隸屬於戰技訓測中心,負責核發3日事故小艇的操作許可簽證的臺軍少校又疑似因爲被調查壓力過大而自殺身亡;隨後臺軍在7月6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初步排除人爲因素及機械因素,綜合判斷海象增強、湧浪過高的環境因素是這次意外的主要肇因”,但在記者會上,負責說明的臺“陸指部副指揮官”馬羣超說出的“水深大概150釐米”又一次讓現場記者譁然。

誠然在軍事演習中偶爾出現人員傷亡並不令人意外,近乎平底的橡皮艇在惡劣海象下出現翻覆也不令人意外,在惡劣海象下,全副武裝的士兵在落水後因爲驚慌失措在僅有1.5米深的水中應對失據同樣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於在惡劣海況下臺軍投入大量人員進行搜救卻依然沒有及時發現遇難人員,對於運氣不好的救援案例也並非沒有,但臺軍在此次事故中暴露出的關鍵問題,在於面對“漢光”軍演這樣一場實質上早已成爲“表演”的軍事演習時所出現的“分裂”態度。

作爲臺軍上世紀80年代由各軍種分別進行軍演的“整合升級”,“漢光”系列軍事演習最初是臺軍在實戰化合成對抗性軍事演習領域的一次重要的提升。然而經歷了30多年的變遷,如今的“漢光”演習已經在電腦兵推和實兵演習領域成爲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演習項目。在理論上對外保密,缺少詳細公開報道的電腦兵推部分,“漢光”演習雖然說起來還帶有相當強的探索性,會在每次兵推中按照不同的演習想定設想各種不同的實戰狀況,但在過去幾年透露出的幾次兵推與其說是“天馬行空”,不如說是“漢光”演習的兵推活動長期被臺灣執政當局政治化操作的結果,爲了讓臺軍“以武拒統”或者“堅守待援”的作戰思想更具合理性,諸如2007年兵推中臺軍戰損的戰機、戰艦爲了能參加反登陸科目“過半復活”,2017年兵推中在臺軍編制中納入20架F-35B戰機,甚至還有參演臺軍向扮演“攻擊軍”的臺軍人員打聽計劃中攻擊軍的部隊位置,以便在推演中避開的咄咄怪事。

至於實兵演習部分,由於真槍實彈的聲光效果都頗爲好看,加上臺灣當局的地區領導人近幾年都會實地參觀實兵演習以顯示對軍演的重視,因此“漢光”軍演的實兵演習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就已經成爲單純展示火力的“實兵表演”。特別是隨着現代戰爭作戰距離的延長,在單一觀禮臺上想要看到廣大作戰範圍裏的戰鬥本就不大可能,臺軍的實兵演習科目也因此迅速向表演轉化。諸如清泉崗機場的反機降演習,近年來早已變成了“紅軍”與“藍軍”相隔20米加裝交火後“紅軍”自動中彈倒地的“真人秀”,而機械化步兵部隊的協同進攻作戰則以遠超實戰的高密度兵力配置在演習場上展開進行,完全就是爲了讓觀看演習的領導“看個爽”,至於將臺軍的各類老舊火炮在毫無遮蔽的岸灘上一線排開進行所謂“聲勢浩大”的反舟波射擊表演,完全不在乎解放軍對於計劃登陸灘頭進行幾輪打擊之後還是否具備展開類似作戰可行性的問題……

老實說,形式主義的表演式演習也並非不可,但爲了這樣的“表演”進行的演習預演,還要標榜什麼“既然要軍事演習,就應該‘演得真,演得像,演得大’,當然風險性必定會隨之增高。從熟練戰技執行,到聯合軍兵種的操演,乃至因應敵情實施演習,將操演科目結合敵方威脅程度來規畫想定演練”的實戰化內容,甚至爲臺軍“叫屈”,聲稱“社會大衆對於臺軍發生演訓傷亡,應該多點鼓勵少點揶揄,支持臺軍勇於承擔風險,從嚴從真從難地進行演練”的態度,就顯得頗爲可笑了。畢竟在這次事故之後,臺軍在接下來的不少預演中的決策都表明了臺軍自我標榜的“‘演得真,演得像”都是說說而已:7月9日,臺軍在臺中甲南海灘進行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預演,結果僅僅預演時突然下起大雨,臺軍便“基於安全考慮”,停止包括武裝直升機實彈射擊、陶式和標槍式反坦克導彈實彈射擊等演訓科目。

近年來,臺灣當局爲了籠絡人心,要求臺軍推動所謂“募兵制”改革,直接導致了臺軍人力資源的嚴重缺乏,作爲軍隊有效組織的基本條件的“編現比”不斷下降,引發了臺軍,特別是執行反登陸和反空降作戰任務主力的陸軍部隊作戰力量的嚴重不足。即使臺軍通過聯合兵種旅的編制改革,以壓縮每個單位的實際戰鬥兵力爲代價來滿足編制上兵力的“充足”之後,臺軍依然面臨着現役裝備老化、先進裝備不足,官兵比例失調、訓練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限制其戰鬥力的命門。尤其是在兩岸綜合實力已經完全失衡的情況下,臺灣在軍事力量上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領先半代”發展到當今面對解放軍的幾乎全面落後,臺灣當局指望在這樣的環境下通過一兩場精心準備的“軍事表演”來扭轉兩岸的態勢,毫無疑問註定是要失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