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未成年人“鉅額打賞”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新聞背後通常都會有一個讓聽者啼笑皆非、讓家長欲哭無淚的故事。而“打賞”的背後,往往會導致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巨大的財務危機。近日,福州的一位林女士向《維權超給力》欄目爆料,說自己的孩子成爲了這類事件的主角。

(網絡圖)

孩子在家上網課,卻迷上了手機遊戲直播,打賞主播近20萬

今年4月10日,林女士發現自己銀行賬戶中的20萬元不翼而飛,她一查才發現,這些錢竟然都被自己11歲的兒子小杰(化名)打賞給別人了。據林女士說,小杰因爲疫情在家要上網課,她就把手機一直放在孩子那裏,沒想到小杰玩起了一款叫做迷你世界的手機遊戲,還成了快手平臺上該遊戲主播的粉絲,並開始了瘋狂打賞。

“我一直是非常相信我兒子的,我也跟他說過玩玩那種小遊戲可以,千萬不敢去玩網絡遊戲。那段時間他拿我手機上網課,我看他平常都挺乖的,晚上很早睡覺,沒想到他居然趁大人睡着,半夜開始玩手機。”

(網絡圖:手機遊戲《迷你世界》)

林女士到銀行查看賬單流水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月和4月短短兩個月內兒子小杰給這名遊戲主播總共打賞了199502元,送出了好多個價值666.6元的“遊樂園”禮物。從林女士提供的“微信支付交易明細證明”可以看到,小杰打賞基本都是在凌晨0點-1點的時間,也有凌晨4點的打賞記錄,每一次打賞金額幾乎都是最高充值額度是1688元,而且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在3月26日、3月27日、4月1日、4月2日四天之內花掉的,其中最爲誇張的是2日凌晨,小杰在凌晨零點36分至38分,短短兩分鐘的時間內瘋狂充值了7筆1688元的快幣,11816元錢就這麼燒了。。

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爲什麼能夠自行進行網上支付呢?林女士說這是她的疏忽。

“我買菜的時候,孩子看到我輸入微信支付的密碼,就記住了,我給他手機之前忘記解綁銀行卡,我太大意了”

林女士告訴記者,小杰瘋狂的“打賞”持續到今年4月2日,直到那天一個好心網友私聊小杰,提醒他停止刷禮物。

林女士懷疑主播誘導孩子“打賞”

通過對小杰的詢問,以及查看小杰在快手平臺上的聊天記錄,林女士懷疑,遊戲主播有誘導孩子“打賞”的嫌疑。

“我孩子說,主播在直播時問過 直播間裏有沒有小孩子’,小杰就說自己是小孩子。跟主播的私聊中,主播也有暗示孩子給禮物。”

畫面及聲音均有處理

林女士提供的孩子與遊戲主播QQ聊天記錄截圖

向快手平臺申訴,但證據不足被駁回

4月10日,林女士聯繫了快手客服,客服人員表示,如果她能夠證明打賞主體爲未成年人,平臺可以酌情退款。於是,林女士在快手平臺上上傳了聊天截圖、孩子上網課記錄、支付憑證等一系列材料,但至今未能申請退款成功。林女士說,快手給她的回覆是,證明材料不夠齊全,無法證明打賞是孩子的行爲。

“我上傳了5次材料,都沒有通過,因爲材料缺失。客服說家裏的監控錄像,或者直播時的回放都可以成爲證明材料,但我家又沒有裝監控,直播回放我也沒權限看到。”

FM全媒體記者隨後也聯繫了快手平臺,公關部門相關人士回覆:因家長無法提供未成年人打賞或主播誘導的詳細信息,覈實需要一定時間,工作人員會積極推動,如符合未成年人打賞會盡快進行退款。對於主播的行爲,平臺也有嚴格要求,嚴禁主播誘導未成年人打賞,一旦發現將進行封禁處理,家長如提供相關誘導信息,工作人員會進行處理。快手將繼續加大此類事件的監管力度,切實保護好未成年人權益。

但當記者詢問對方,爲什麼林女士的證明材料不足,需要什麼材料才能證明時,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細節。

律師: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則未成年人打賞行爲無效

福建新世通律師事務所周林律師表示,未成年人在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時,通過充值、“打賞”等方式支出的款項如果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則該付款行爲屬於效力待定的行爲,需要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才能發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認,則該行爲無效。

“11歲的小杰打賞主播20萬這明顯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若能證明小杰的打賞行爲確實未經監護人的同意,林女士可以要求平臺返還相應的款項,快手平臺方面也應當積極配合林女士獲取證據。”

(網絡圖,圖文無關)

經《維權超給力》介入,快手平臺願意補償

“我們家裏也不富裕,這20萬元錢,還是向銀行貸款給母親治病用的。”林女士告訴《維權超給力》記者,得知她家裏情況後,快手平臺再次聯繫了她,稱要證明打賞行爲確實是未成年人所爲程序比較複雜繁瑣,希望她能夠提供這20萬的貸款證明,以及家裏母親的疾病證明等材料,這樣他們可以以“基於社會責任以及道義提供經濟支持”爲由儘快退款。但林女士拒絕了這個提議。

“我覺得這根本就是兩碼事,我是想證明我兒子是未成年人打賞讓他們給我退款,而不是要證明我家庭經濟困難,讓他們給我補償,這怎麼感覺像是一種施捨。”

目前,林女士和快手方面仍在進行協商。回顧整個事件,林女士也在反思自己,因爲自己那段時間工作忙,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才迷上了網絡遊戲。

“兒子跟我說,一個人在家很無聊,他打賞給主播,主播就會陪他一起玩遊戲,他對錢也沒有概念,錢就如流水般花出去了。這件事我們做父母的也有很大責任,沒有監督好自己孩子,如果錢少就當買個教訓,但是20萬元太多了,我們家庭承擔不起。”

本文爲福建廣播FM全媒體原創稿件,記者超藝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