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使用 Pixel Launcher,會發現 Android 10 的主屏上是沒有手勢小橫條的,但Android 11 卻有。

Android 10 vs. Android 11

之前我一直認爲這是 Android 11 作爲測試版不修邊幅的體現,今天回滾到 Android 10 又琢磨了下,發現其實這種改動是有原因的。

Android 10 啓動器解構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Android 10 的啓動器層次邏輯。

你可以將包含桌面圖標和底部固定圖標的 dock 欄看作是一個圖層,這個圖層位於整個啓動器的最底層——從主屏上滑進入最近任務時,你可以觀察到桌面圖標和 dock 欄的向後漸隱動畫。

桌面(第一層)向後隱去

桌面和 dock 欄是一層,往上則是另一層:由 最近任務卡片全局搜索框應用預測欄應用抽屜 構成的第二層。

這就是「第二層」的完整結構

第二層元素從上至下排列,你可以將它們看成是一個上下堆疊、需要垂直翻頁才能逐一閱讀的時間流,連接第一層和第二層的視覺元素是啓動器底部那個搜索框,操作則是桌面上滑。

沒錯,這就是爲什麼 Android 10 的主屏沒有手勢橫條——Android 10 把多任務做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桌面」的一部分,從主屏任意位置向上滑動都會先進入這套桌面第二層當中的多任務界面(包含多任務卡片、搜索框和應用預測欄),在底部半透明遮罩的提示下,我們接下來纔會繼續上滑打開應用抽屜……

兩段式上劃

什麼?Android 機從下往上劃打開應用抽屜還得劃兩次?

Google 當然知道這有點麻煩,所以如果你想直接跳到第二層的應用抽屜,桌面向上一拉到頂即可。因此對 Android 10 來說,多任務界面和搜索框、應用預測欄、應用抽屜一樣,都是桌面系統的一部分。

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時候進入應用抽屜找應用(畢竟它就在多任務界面「下方」),不用像以往那樣必須先退回桌面;壞處則在於,因爲多任務成爲了桌面的一部分,第三方啓動器想要接入這套多任務系統,擁有與原生啓動器一樣的動畫過渡效果,就必須藉助Quickswitch 這樣的工具來牽線搭橋。

關於這套系統的借鑑與邏輯,你也可以在 @jhthedev 的這篇文章 裏繼續閱讀。

Android 11 改變了什麼

長話短說,Android 11 調轉車頭,又把上面雙層設計、需要二段式操作的桌面系統給拆掉了。

多任務界面分離了出來,呼出方式嚴格遵從手勢橫條。如果你像 Android 10 那樣在桌面、底部 dock 欄區域上劃,只能劃出應用抽屜。

Android 11 中主屏只能通過橫條呼出多任務

這裏的 Dock 欄相比 Android 10 也有變化:Google 允許用戶取消常駐,把之前的應用預測欄直接搬到桌面來獲得更加靈活、迅速的推薦效果,至於原本位於應用抽屜頂部的應用預測,也提供了單獨的關閉選項——要知道,在添加系統功能這件事情上想來保守的 Google,給了開關就基本意味着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嚴肅且認真。

應用抽屜(apps list)中的推薦可以關掉了

多任務不再是第二層「時間流」的一部分,連接多任務界面和應用抽屜的應用預測欄也行將就木。所以在 Android 11 的主屏上,那個手勢橫條就必須現身,引導用戶在需要的時候從它那裏打開多任務界面;而在桌面的其他位置上劃,我們能夠打開的就只有應用抽屜了。

你看,Android 11 的桌面邏輯似乎又變得簡單了些,就像傳統認知中所以爲的那樣,桌面上劃就是應用抽屜,多任務只是獨立於桌面此外的、操作系統的一部分。

Android 9 開始引入那套桌面系統,至此也走到了解散的邊緣。

Android 還是愛你們的

但解散也不一定都是壞事。

Android 嘗試、引入手勢操作這兩年,其實也是 Android 平臺引以爲傲的第三方啓動器應用走向衰落的兩年——回想一下, 你是不是很久沒有看到過 Nova Launcher 的大更新了 1 ?這兩年頗受好評的 Niagara Launcher 是不是也一直沒有加入對 Quickswitch 的適配 ,擁有更無縫的多任務動畫效果?

Niagara 開發者就 Quickswitch 適配做出的答覆

因爲它們都不是基於 Launcher3 開發的啓動器,Google 在引入 Android 9 手勢操作方案的同時也把多任務部分的代碼寫進了 Launcher3,所以基於 Launcher3 的第三方啓動器和 OEM 啓動器也能像 Pixel Launcher 那樣擁有一個桌面上劃就能打開的多任務界面。

Android 11 這次改動看上去只是桌面多了一個小橫條、上劃不能打開多任務了這麼迷惑,實際上它也暗藏着另一個可能性。這個可能性 XDA-Developers 在 Android 11 的 Pixel Launcher 開發者模式中已經挖到了:

圖:XDA-Developers

是的,對 webOS 的致敬、對 iOS 手勢橫條的照搬 2 、第三方啓動器的衰落、桌面邏輯的左右橫跳……這場風暴的中心、那個 Android 9 中嵌入桌面的多任務卡片,現在終於要回到它「應有」的位置了。

對於第三方啓動器開發者和因爲自定義喜愛 Android 的用戶來說,這是好事。

至於「應有」爲什麼要打引號,是因爲我也並不能斷言之前那套兩層、兩段操作的桌面和多任務邏輯不好。我最開始因爲 Android 11 加回主屏手勢橫條而關注到這一點,無非還是擔心:一個長期保持固定位置顯示的手勢橫條會導致「燒屏」……

關聯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