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水滸傳》,很喜歡那些英雄形象:打虎的武松、行俠仗義的魯智深、敢做敢爲的石秀、灑脫不羈的阮小七……這些梁山好漢們,不畏強權、快意恩仇,大口喝酒、大塊喫肉,當真令人羨慕!

但是長大後,卻越來越發現,其實生活中充滿了無奈,在一次次的挫折和磨難中,慢慢開始對生活低頭,慢慢開始變得隱忍和無奈,才知道,原來《水滸》中林沖、朱仝樣的人,纔是真實生活中多有的樣子,即便他們有大本領,有時候,也無法抵擋命運帶給他們的惡意。

所以,現在再讀《水滸傳》,越來越對一些原來並不關注的小人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最讓我有感觸的一個,莫過於白日鼠白勝了。

白勝在《水滸傳》中,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雖然他在智取生辰綱中有着搶眼的表現,但卻因爲“出賣”晁蓋等七人,遭到了很多人的詬病。以前我也同樣鄙視他,認爲他本事不大,還到處惹事,直到後來細細品讀《水滸》,才發現施耐庵的文字,是多麼耐人尋味,才知道,白勝的“出賣”原來有些冤枉

一、智取生辰綱與白勝

白勝其人,給人的印象是:家貧,好賭。這種印象來自晁蓋的敘述。

許多人對晁蓋非要拉白勝入夥有些疑問,認爲以一個夢境便讓這麼個不靠譜的人入夥,加大了泄密的風險,之後東窗事發,似乎也證明白勝只是一個會惹事的“蠢材”。

我倒覺得,智取生辰綱,最關鍵的一個人,應當是這個形貌猥瑣的白日鼠白勝,而晁蓋之所以拉他入夥,並非只是爲了應夢。

我覺得晁蓋選擇白勝的原因有三:

第一,白勝家離黃泥崗很近,白勝有“主場作戰”的優勢,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第二,白勝的形貌符合吳用設計的“智取”計策,晁蓋等七人任何人扮成賣酒的,都不可能這樣自然和傳神,很容易被老江湖楊志看出破綻;

第三,白勝身上有過人的品質,白勝是衆多投奔晁蓋的“閒漢”之一,但是隻有他,令晁蓋記住了,且印象深刻。

明眼人都看得出,吳用的“智取”計策,並不甚高明,楊志中計有太多巧合的因素在裏面,而促進這些巧合進行下去的關鍵人物,正是白勝

是他毫無做作的自然“表演”讓楊志相信酒中無毒,也是他“猥瑣”的形象讓楊志相信這個人只是個脾氣巨臭的賣酒小販。假如白勝有一點發抖或者應答不對,楊志會立馬警覺,最終導致全盤計劃失敗。

但是白勝表演的很好,臉不紅、心不跳,完美地促成了智取生辰綱的計劃。

然而事成之後,白勝分到的珠寶很少,而且衆人都誇讚吳用好計策、賽諸葛,卻沒有人覺得是白勝起了大作用,這便是小人物的悲哀,有時候,即便爲團隊做出了大貢獻,也很容易被忽略

二、出賣朋友?

生辰綱事發後,白勝賭博被抓,在公堂上,他“出賣”了晁蓋等七人——這是我們普遍的看法,但如果細究原文,我們會發現,白勝的“出賣”,實在有些冤枉

原文中描述說:

卻好五更天明時分,把白勝押到廳前,便將索子捆了。問他主情造意,白勝抵賴,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連打三四頓,打的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府尹喝道:“告的正主招了贓物,捕人已知是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了,你這廝如何賴得過!你快說那六人是誰,便不打你了。”白勝又捱了一歇,打熬不過,只得招道:“爲首的是晁保正。他自同六人來糾合白勝,與他挑酒,其實不認得那六人。

其實白勝被抓之前,何濤在弟弟的指點下,便已經推測出,正是晁蓋等人劫走了生辰綱,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恰好他的兄弟何清當天見過白勝,又發現白勝最近賭博出手闊綽,才盯上了他,並將其抓捕回來,嚴刑拷打。

白勝表現的,其實非常硬氣了,“連打三四頓,打的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即便如此,白勝還是沒有招認,後來府尹詐了他一下,爲了保命,他才說了出來,而且,他說得非常有技巧:“爲首的是晁保正。他自同六人來糾合白勝,與他挑酒,其實不認得那六人。

晁蓋等七人早就來到白勝家等待下手,白勝會不認識吳用等人?不,他一定認識,但他沒有說出來,而是爲了保命吐露了晁蓋的姓名,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我們之所以會認爲他出賣了七人,是來自於宋江的一段話。宋江給晁蓋通風報信時,曾說:“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條性命來救你。如今黃泥岡事發了!白勝已自拿在濟州大牢裏了,供出你等七人。

這話,明顯是抬高了自己,貶低了白勝。宋江會做人,但是卻添加加粗地犧牲了白勝,因爲白勝是本領不大的小人物,折了就折了,對誰都沒有影響。

後來晁蓋在梁山成爲老大後,還是將白勝救了出來,因爲他知道,沒有人能夠扛着皮肉之苦,一字也不說,作爲老大,他展現了老大應有的風度和氣量。

我認爲,白勝在公堂上的表現,已經是可圈可點了,換做其他人,不一定有這麼硬氣,我們來對比一下,硬漢李逵、武松捱打:

【衆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馬知府喝道:“你那廝快招了妖人,便不打你!”李逵只得招做“妖人李二”。】

【那牢子獄卒拿起批頭竹片,雨點地打下來。武松情知不是話頭,只得屈招做:“本月十五日,一時見本官衙內許多銀酒器皿,因而起意,至夜乘勢竊取……”】

至於宋江,那就更狼狽了:

【知府聽了大怒,喚過牢子獄卒,把宋江捆翻,一連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宋江初時也胡言亂語,次後喫拷打不過,只得招道……】

你看,面對嚴刑拷打,誰受得了?而白勝居然能“連打三四頓,打的皮開肉綻,鮮血迸流”而不招供,響噹噹的硬漢了!

白勝對晁蓋,可以說相當忠誠了,而晁蓋對白勝,還算不錯,即便有“出賣朋友”的污點,晁蓋還是找人把他救出了大牢,帶他到梁山做了個小頭領。順便再說一句,反觀被宋江資助、和宋江“交好”的唐牛兒,給宋江頂了包,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可是當宋江成爲老大後,別說讓他成爲地煞頭領,連找人救他回來都沒有,可見,跟對領導,有時候也非常重要!

三、白勝上梁山後的表現

或許白勝知道自己的“污點”,也知道自己小人物的悲哀,所以上梁山後,他一直沉默低調,戲份很少,從來沒有敢多說一句話。

白勝的存在感非常低,但他卻又有自己光輝的時候。當盧俊義被圍困在青石峪的時候,是白勝,裹在氈子裏滾了下來,給宋江通風報信。這是何等危險的事情,有可能被敵軍捉到砍死,更有可能被摔死,雖然是盧俊義令白勝這麼做的,但如果白勝毫無大局觀、毫無勇氣,他可以拒絕,可以和大家一起等死。

另外,盧俊義之所以命令白勝這樣做,我想也是因爲他毫無存在感,死一個白勝,無所謂,因爲他的地位很低,是小人物,這同樣是小人物的悲哀

當盧俊義解除危險後,他痛哭流涕,感謝宋江的及時到來,但他忘了,最應該謝謝的,是白勝,是白勝的捨身和勇氣,救了他們。

然而命運或許總喜歡和小人物開玩笑,白勝挺過了徵遼,挺過了徵方臘,眼瞅着勝利在望,可以回去得到封賞了,但他卻感染了瘟疫。

在白勝閉眼的那一瞬間,他會想到什麼呢?這的確是耐人尋味的事情。

四、寫在後面

白勝的遭遇,其實更像我們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還要強一些。

白勝身上,有明顯的缺點,他好賭成性,如果不是他愛賭,或許不會那麼快便惹禍上身,他似乎也很懶惰,不然也不會成爲倚靠他人的“閒漢”;但他身上,也有明顯的優點,講義氣、有大局觀、有獻身精神,任勞任怨,也有那麼一點小聰明。

白勝有自己的一點能力,關鍵時刻,總能做好自己的任務,爲團隊做出貢獻,事成之後,默默迴歸到自己的小人物行列。他清楚自己的定位,他知道自己這樣無錢無勢的小人物,只能默默付出,和他一起劫生辰綱的七人,在梁山上地位都比他高很多,甚至比不上他資歷和本領的人,都能排在他前面,第106的位置,實在很低。

或許正是因爲當年宋江那一句“供出你等七人”,讓白勝的人生,再也沒有了下文,正如我們普通人,關鍵時刻的某句話,甚至能讓人萬劫不復。

其實我覺得白勝是不甘平庸的,不然也不會參與劫生辰綱,但因爲他太渺小了,所以即便有一些能力,也只能被淹沒,比起武松、林沖、魯智深這些光芒萬丈的大人物,他的悲劇結局,似乎是註定的。

但,即便白勝有不足的地方,也比那人品毒辣且卑劣的董平、殺人如麻的李逵之流,要好太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