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

文|蔥白

近日,青眼獨家獲悉,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銷售及市場總監梅鶴祥已從該公司離職。對此,青眼第一時間聯繫到梅鶴祥本人,證實該消息屬實。不過,對於離職原因以及今後的去向,梅鶴祥稱“不方便回應”。

據悉,新任的大中華區銷售及市場總監爲勞樹權,已於7月1日正式上任,此前其在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擔任化妝品原料部重要客戶經理。

梅鶴祥自2006年進入德之馨,至今已在該公司工作了14年,由其所負責的德之馨中國市場在集團全球業務中所佔份額由12年前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其任職期間,德之馨與中國本土美妝品牌的合作也愈發緊密。

▍梅鶴祥

任職14年,德之馨中國市場份額升至第三位

據公開消息顯示,德之馨(Symrise)建於1874年,總部位於德國霍茲明登,是由德威龍公司與H&R公司合併的一家國際香料公司,繫世界四大香精香料的生產商之一。1982年,德之馨正式進入中國,是第一家落戶中國的外資香精香料巨頭。

作爲全球知名原料企業,德之馨一直是全球化妝品行業技術風向標,在新技術、新原料方面的研究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如此前大熱的“抗過敏”“抗污染”等。其合作客戶也非常廣泛,包括歐萊雅、寶潔、強生等國際日化巨頭以及上海家化、伽藍集團、上美集團、環亞集團等本土知名化妝品企業。

近十幾年來,德之馨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德之馨日化香精與化妝品原料全球總裁Achim Daub曾在2018年時公開表示,“10年前,中國是德之馨第五大市場(特指香精和護理板塊),如今,中國已經躍升爲德之馨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場,而且在香精和護理板塊中的化妝品原料業務上,中國市場的銷售佔比僅次於美國市場。”

作爲德之馨中國市場的負責人,梅鶴祥可謂是背後功臣之一。據悉,梅鶴祥於1994年獲得藥學學士,2006年加入德之馨,至今年離職,梅鶴祥在該公司的任職時間長達14年。

與本土品牌的合作更緊密

青眼注意到,在梅鶴祥任職期間,尤其是近幾年來,德之馨明顯加快了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

譬如,2014年年底,德之馨與廣東名臣有限公司合作的“化妝品功能性天然原料聯合創研中心”正式揭牌;2019年年初,德之馨和透真達成化妝品功效性科研戰略合作;同年3月,德之馨與護膚品牌WI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敏感肌護膚的專業領域做更多協同研究;同年4月,德之馨與上海宜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深度合作;今年4月,德之馨又與國貨護膚品牌三草兩木正式簽約,共建皮膚科研實驗室。

▍近年來,與德之馨合作的部分客戶

而在勞樹權上任不久後,7月10日,即第25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德之馨上海實驗室&德之馨巴黎創新研發中心宣佈與環亞集團旗下品牌肌膚未來達成戰略合作。

不僅如此,與品牌合作開發新品也是德之馨與品牌的主要合作方式之一。如,與三草兩木推出了抗藍光粉底液,與Babycare合作推出嬰童肌膚護理產品初生元氣霜等。

中國市場迎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德之馨在中國市場的成長,與中國消費者對化妝品的需求升級不無關係。近幾年來,“成分黨”崛起,消費者愈發理性和專業,這一變化使得品牌對產品功效及原料的安全、有效愈發看重。以德之馨化妝品原料板塊中頗爲知名的高效美白劑“SymWhite 377 ”爲例,國內外不少美白產品都以377作爲主要功效成分。而如今,越來越多品牌直接以377作爲宣傳點,典型如城野醫生VC377美白淡斑精華。

消費者、品牌對功效的追逐,也直接刺激了德之馨等原料公司的業績成長。據德之馨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超過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67億元)、淨利潤約3億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均達到了歷史最高值;即便是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第一季度,德之馨也保持了8%的業績增長,營收達到9.17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2.52億元)。

雖然,目前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換帥”背後的原因還不得而知,但顯然其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不會改變。這一點從該公司今年5月落成的南通項目亦可看出。據悉,德之馨於2016年投資5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建立了該項目,最終將達到年產4.5萬噸香精香料的生產能力。而這一項目的投產,將進一步擴大德之馨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另外,伴隨着新出臺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對原料監管的變化,中國市場上的原料商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德之馨自然也不例外。

產能擴大,化妝品原料市場開放包容,勞樹權接手的顯然是個更爲“龐大”的德之馨,同時也面臨着更爲寬廣的中國市場,這其中,還有更大的空間等着勞樹權及德之馨去開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