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自閉症兒童以來,寫了不少關於自閉症判斷的文章,但還是經常有網友諮詢如何判斷的問題,看來,還是我寫得不夠詳細,讓網友沒有抓手、做不好判斷。從今天起,我陸續寫一些詳細的判斷方法,來幫助大家做好判斷和甄別。

目前,很多醫院會利用見到孩子的三兩分鐘時間,就做下結論,導致很多發育遲緩的孩子被判斷爲自閉症。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判斷標準因人而異,即每個人對自閉症的判斷還是有出入的;二是判斷標準過於簡單,用兩個、四個指標就下結論了,有些草率。

我這系列文章利用國際上普遍採用的CARS量表中對自閉兒童行爲、認知、情感、人際、智力等方面的描述的標準,詳細地解釋和分析,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

CARS量表中第一項就是人際關係維度。量表中這樣描述:

√與年齡相當:與年齡相符的害羞、自衛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訴說的或觀察到的一些輕微的害羞、煩躁、困擾,但與同齡孩子相比程度並不嚴重。

√輕度異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觸,不願意、迴避、過分害羞,對檢查者反應有輕度缺陷,有時過度依賴父母。

√中度異常:有時兒童表現出孤獨冷漠,引起兒童注意要花費較長時間和較大的努力,極少主動接觸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勁打擾他才能得到反應。

√嚴重異常:強烈地迴避,總是顯得孤獨冷漠,毫不理會成人所作所爲,兒童對檢查者很少反應,只有檢查者強烈地干擾,才能產生反應。

​這樣還是不夠直觀,導致一些家長在對孩子的行爲做判斷時產生偏差,根據孩子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表現,大致有十種行爲表現:

(1)安全感。自閉症兒童的安全感都不是很好,具體表現爲膽小、怕黑、認生、粘人、說話聲音小、不喜歡新事物(如玩具、物品等)、不嘗試新玩法、對聲音和光線敏感、入睡困難、淺睡(夜裏醒、不踏實)等。

(2)主動表達需求。能看出孩子明顯有需求,但就是不說出來、也不指出來,有的會用哭喊的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或者乾脆連哭喊都沒有。

(3)主動接觸他人。指主動與他人有肢體接觸、有肢體語言或用簡單語言與別人打招呼等。

(4)主動與人玩耍。主要接近他人,並與他人互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5)聽懂他人指令。指能理解他人的語言和肢體語言信息,能聽懂、照做,如讓他拿杯子,既能聽懂,也能拿過來。

(6)拒絕他人要求。包括拒絕他人的觸碰或肢體接觸,拒絕回答他人問題,甚至對他人指令毫不在意,像是沒聽到似的。

(7)迴避他人。經常會避免與別人有目光接觸,或者有陌生出現就躲起來,或者是對其他人毫不在意,像是不存在似的。

(8)冷漠/孤獨。沒有同理心,不在意他人感受,不在意他人的存在,不與其他人接觸和交流,經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經常自說自話、自言自語。

(9)害羞/膽小。是安全感不好引起的。

(10)與人目前接觸。也叫對視,從對視的時間長短、與熟人和陌生人對視的差異上,可以做判斷。

從自閉症兒童的行爲表現上看,“人際關係”這一項是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在被量表判定爲自閉症的91個樣本當中,只有3.3%的家長認爲孩子“人際關係”是與“年齡相當”的,也就是說,如果你通過以上十項指標判斷孩子爲自閉症的話,就有96.7%的可能性真的是自閉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