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無酒不成席!

我國的傳統,無酒不成席!

然而,酒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身也能損命。

長期喝酒,約75%發生脂肪肝,40%發生酒精性肝炎,8%-29%發生肝硬化。

因此,長期喝酒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肝臟健康,切莫忽視。

喝酒者,晨起後出現4種異常,肝臟健康出了問題,護肝謹記4多3少

1、宿醉感嚴重

喝酒量過多,隔夜休息後,體內的酒精已完全排淨,但仍有頭痛、噁心、疲勞、發汗、極度口渴等表現。

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輕型急性酒精中毒,也就是宿醉,主要是喝酒量太大,肝細胞無法將酒精代謝後的有害物質清除,從而損傷的肝臟。

2、尿色深黃

喝酒後,會增加肝臟的解毒負擔,到第二天早上,排尿時,會出現深黃色的尿液,比正常的尿液深了很多,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

飲酒過多,使得肝臟受損,容易使膽紅素進入血液中,隨尿液排出時,就容易出現深黃色,甚至如茶色。

3、渾身沒勁、乏力

喝酒後,大約90%的酒精經肝臟代謝。

若攝入過多,肝臟代謝異常,即便休息一晚上,早上起來時,也可能出現渾身沒勁、乏力、疲勞的表現。

若長時間不能緩解,可能是肝臟受損了,從導致低血糖狀態,應注意了。

4、腹瀉

喝酒傷肝,也會傷腸胃。

長期喝酒的人,若一早上出現腹瀉的情況,可能是肝臟受損了,主要是早上是膽汁分泌旺盛的階段,而脂肪肝會影響膽鹽的合成,從而出現肝源性腹瀉。

喝酒者,保護肝臟,謹記4多3少

1、喝酒多喫菜

喝酒時,多喫點菜,有助於降低究竟對肝臟的損害。

並且,若是喫點紅綠搭配的蔬菜,如西紅柿、黃瓜等,可加快代謝,緩解喝酒不適,有助於解酒,降低危害。

所以,喝酒的你,千萬不要一味的“光喝不喫”,邊喝邊喫,纔會更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2、酒後多飲茶

酒後喝,泡上一杯草藥代茶飲,可護肝預防肝損傷,還有助於暖胃。

蒲公英、菊苣、紅棗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喝酒多按摩

經常喝酒的人,要知道一個解酒穴,那就是——關衝穴。

位置:在手環指尺側端,距指甲角0.1寸。

按揉關衝穴,可促進酒精代謝,醒神開竅,解酒防醉。

所以,喝酒的你,悄悄按摩此穴,每掐10秒後,放鬆2秒,重複掐按,可幫助加快酒精代謝,降低危害哦。

4、日常多運動

經常喝酒的人,生活中,要注意多運動,來強健體質,增強免疫力,還有助於肝臟排毒,有益肝臟健康。

一方面,適當的運動,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增加熱量消耗,有助於控制體重,減少脂肪肝。

另一方面,運動,可使血液循環加快,也會變得很順暢,可改善體內氣血瘀滯問題,有益滋養肝臟。

散步,步行,是最適合保養肝臟的運動。

散步,既可以放鬆身心,又可以接觸大自然,有助於疏肝解鬱。

5、少熬夜中醫講,“人臥則血歸於肝”,凌晨1-3點是肝經當令時間,這個時間段,肝臟要完成自我修復,應處於熟睡狀態,這樣才利於肝臟健康。

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其他,儘量不要熬夜,否則,長期熬夜會使睡眠不足,影響各器官的休息,也會損傷肝臟健康。

6、少喫肥肉

肥肉等過於油膩的食物,對於肝臟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

肝臟,參與人體的脂類代謝,是脂肪運輸的樞紐,體內消化吸收後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臟,再轉變爲體脂而貯存。

肝臟,還是脂肪酸、膽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多餘的膽固醇,隨膽汁排出,使體內的血脂成分保持相對的平衡。

一旦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導致脂肪代謝紊亂,堆積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嚴重損害肝臟健康。

7、少生氣

百病皆生於氣,肝主疏泄,情緒,與肝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關係。

當人在生氣時,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

這種物質,會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國外有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少生氣,多歡笑,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肝氣抒發,減少肝臟病變。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