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的主要病因,因此需要積極防治,以降低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在治療上,多數患者需使用降壓藥。

那麼,爲什麼部分患者服用降壓藥以後,血壓依然偏高,該怎麼辦?

使用降壓藥以後,血壓是否能達標,主要取決於降壓時間、降壓強度以及是否改變生活方式等因素,部分高血壓患者期望用藥後血壓能立刻恢復正常,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降壓是一個緩慢過程,降壓速度過快,可能引起患者缺血不耐受,如引起腦缺血、腎臟缺血等,因此高血壓患者通常在4-12周的時間內控制血壓達標,當然,青年高血壓患者耐受性較好,因此可提前控制血壓達標。

其次,血壓能否達標還取決於降壓強度,多數患者堅持認爲,降壓藥使用種類越少越好,畢竟是藥三分毒,這個觀點適用於血壓升高幅度不大、病程較短的高血壓患者,對於血壓達到160/100mmHg的患者,或病程較長的患者,多需要聯合用藥以增加降壓強度,才能控制血壓達標,因此血壓不達標的患者,若使用一種降壓藥,建議聯用兩種降壓藥,若使用兩種降壓藥血壓依然不達標必要時可聯用三種降壓藥。

除開上述因素,血壓不達標的患者還應注意是否已改變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可削弱降壓藥的療效,如高鹽飲食可降低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的療效,堅持低鹽飲食則有助於增加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療效,因此高血壓患者即使已經啓動藥物降壓,也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除開低鹽飲食,還應增加攝入新鮮蔬菜水果,每日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將體質指數控制在24以內,限制飲酒或戒酒,保持心態平衡等,更有助於控制血壓達標。

此外,若同時使用了其它藥物,也可拮抗降壓藥的療效,比如避孕藥、非甾體類抗炎藥等。排除上述因素後若血壓依然升高,則應考慮是否爲繼發性高血壓,該類高血壓有明確病因,如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綜合徵等,在降壓的同時,需要對因治療原發疾病,通過合理治療後,有助於控制血壓達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