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月份149家公司將率先披露中報 863份預告顯示醫藥科技仍是成長白馬股集中地

摘要 【7月份149家公司將率先披露中報 863份預告顯示醫藥科技仍是成長白馬股集中地】7月15日(下週三),A股2020年中報披露工作將正式展開。南衛股份和拓維信息拔得頭籌,率先披露。據交易所發佈的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預約時間表顯示,7月份滬深兩市將有1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業績。而進入8月份後,則多達3103家公司會在8月20日後集中披露,占上市公司總數的79.78%。

7月15日,A股2020年中報披露工作將正式展開。南衛股份和拓維信息拔得頭籌,率先披露。

據交易所發佈的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預約時間表顯示,7月份滬深兩市將有1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業績。而進入8月份後,則多達3103家公司會在8月20日後集中披露,占上市公司總數的79.78%。

目前,雖未到正式中報披露日,但可以看到,已有部分公司率先發布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截至7月12日,滬深兩市共有863家上市公司發佈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數量達332家(含預增、略增、扭虧、續盈),佔比38.47%。與此同時,還有16家公司率先發布中報業績快報。

“A股市場將開啓半年報業績窗口期。”金百臨諮詢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由於外需、疫情等因素,不少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當前A股市場的漲升引擎產業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產業景氣,如醫藥生物板塊、雲計算板塊、5G板塊均有代表性上市公司公佈了業績大幅增長的信息。即將進入半年報窗口期的A股市場,將會有更多的信息來兌現科技新興產業的業績預期。這意味着,資金、市場產業風口、業績披露窗口將形成共振,從而進一步強化績優股的漲升動能。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記者通過梳理發現,中報預喜股呈現出三大特徵,盡顯新亮點。

首先,近期,提前披露中期業績預期公司明顯增多,預喜股的佔比悄然從最初的兩成升至了目前的近四成。

其次,業績翻番的公司大幅增加,佔比近五成,受熱捧。

統計顯示,在上述預喜股中,有163家公司中報淨利潤同比有望實現翻番,佔比近五成。值得關注的是,7月份以來,在上述163只翻番股中,有95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13.36%的漲幅,佔比近六成。與此同時,7月份以來,累計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的個股有73只,佔比近五成。可見,市場資金認同“中報”這條新的投資主線,績優股也迎來出衆的表現。

第三,醫藥股和科技股是成長白馬股的集中地。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預喜公司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44家)、化工(37家)、機械設備(35家)、電子(34家)、電氣設備(28家)和計算機(23家)等行業,均在20家以上。以科技爲主導的電子和計算機行業,共有57家公司。

對此,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中報業績增長股提供了市場稀缺的業績成長確定性,更容易成爲市場關注和資金追捧的熱點,出現業績和估值共振,帶動股價上攻情況。從行業看,醫藥生物行業本來就受益於城市化推進和國內老齡化趨勢,疫情一方面會短期提升相關企業經營收入,另一方面還會推動行業中長期投入,醫藥板塊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電子行業這兩年本來就處於行業景氣週期,“新基建”、創業板註冊制等產業、金融、資本市場利好政策不斷推出,對電子行業中長期發展也是有利的。

面對近日不斷攀升的市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呼籲,市場應該是有一定上漲節奏的,單邊上漲難以持久。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價值投資,隨着中報時間來臨,可從基本面出發,挖掘優質的個股,篩選出可以長期投資的股票。

表:部分中報預喜股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