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醫學指導專家:

廣東省中醫院中醫思維研究室主任、國醫大師張琪學術繼承人 高燕翔

我們每天都要上廁所,但不是每天都會體檢。其實只要學會觀察,通過尿液的變化,就能提示我們的身體變化。

小便該怎麼觀察呢?不妨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尿液顏色怎樣?每天小便多少次?每次小便是否順暢?小便的時候是否灼熱?排尿是否疼痛?晚上有無夜尿?

得出結論之後,就可以接下來繼續分析了。

廣東省中醫院中醫思維研究室主任、國醫大師張琪學術繼承人高燕翔指出,小便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小便顏色淡黃,排尿通暢規律、沒有尿頻尿急尿痛、夜間睡覺也不需要起來小便。

這說明體內的水液代謝狀況不錯。

2

小便黃赤、渾濁、排尿艱澀、有的排尿時伴有尿道灼熱,甚至排尿時尿道疼痛,嚴重時會出現腰痛,甚至發熱。

這往往提示出現了尿道感染,中醫叫做“熱淋”。

有的人習慣自己喫點抗生素來控制,但是又很隨意,症狀一減輕就自己停了藥,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爲容易造成耐藥。

建議到醫院檢查一個尿常規,必要時做一箇中段尿培養了解致病菌。

3

尿頻、尿急,但又排尿艱澀不暢順,排尿費力,或伴有尿分叉,夜尿次數增多。

如果出現這個問題,中老年男性需要注意是否有前列腺增生,可以到泌尿外科就診,通常醫生會做一個直腸指診就可以初步判斷。

4

排尿淋漓,點滴而出,每次排尿不通暢,伴有小腹墜脹,但一整天的尿量基本是正常的並不減少,而泌尿系相關檢查也無大問題。

這通常是中醫所講的氣化功能失調,可以通過中藥來幫助解決問題。

5

在正常飲水、無明顯脫水的狀態下(比如大量出汗、腹瀉等)尿量明顯減少,有的時候還伴有下肢水腫。

這種情況需要警惕是否腎臟功能出現了異常,應該儘快到醫院就診。

6

尿頻尿急非常突出,有的人飲水後幾分鐘就需要上廁所,一天要去20幾次小便,很影響正常工作生活,但實驗室檢查又沒有感染。

這在臨牀稱爲尿道綜合徵,也是門診常見的一類患者,通過中醫藥手段能幫助到這些患者。

7

關於小便還有很多異常情況,比如有的老人家常被反覆、長期尿路感染困擾,又因長期反覆抗生素的使用產生耐藥菌,面臨着西藥無藥可用的困境,常來找中醫尋求幫助。

現在天氣那麼熱,很容易出現小便黃赤短澀的情況,怎麼辦纔好?

推薦一款清暑利尿的湯水,喝了能緩解症狀。

冬瓜蛤蜊湯

材料:蛤蜊200克、冬瓜250克、香菜1小根、鹽適量。

步驟:

1.所有材料準備好洗淨,冬瓜切薄片備用,蛤蜊吐沙洗淨;

2.砂鍋內適量水,放入冬瓜,待水沸騰後放入蛤蜊,加入適量鹽;蛤蜊全部開口後即可出鍋。

3.最後在裝入碗中的冬瓜湯撒上適量香菜即可。

蛤蜊味鹹寒,具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作用。冬瓜甘,微寒可以利小便,止渴。

此湯可以利小便而不傷陰,適用於暑天小便黃赤淋漓的人羣。如素體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飲用,若需飲用可適當加入白胡椒粉以防寒涼傷脾。

除了煲湯喝之外,有空的時候進行穴位按摩,常按揉可利水消腫。

按摩水分穴

任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可分流水溼。

取穴方法如下: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若爲虛寒性的小便暢順,可用純艾灸此穴位;若是小便黃赤淋漓,可用順時針按揉此穴的方法。

文/健康參考全媒體記者 黃旭君

通訊員/宋莉萍 查冠琳

編輯/黃旭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