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当今世界的华裔名人,似乎都会有一股隐约的悲痛,毕竟华人在过去百年来一直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排斥和攻击。几乎每个远走海外的华人都会感到异国悲凉,特别是上个世纪身处他乡的普通华人同胞。但也就是在那个压抑的年代,一个东方巨星踢翻了西方人傲慢,将华人的骄傲书写到了全世界,让每个人都熟悉了“功夫”。

此人是何许人也?便是曾享誉全球的华人武术大师,截拳道的开创者,首位开拓好莱坞的华人巨星:李小龙。李小龙本名李振藩,乳名细凤,国际著名华裔武术家、截拳道创始人、动作片演员、动作导演、武术指导、功夫片的开创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李小龙在1940年11月27日生于旧金山唐人街的东华医院,也算自幼便与东西方两个文明结下了莫名的宿命连接,也就取名“振藩”(旧金山又称三藩市)。李小龙是香港粤剧丑生李海泉之子,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李小龙年少时体弱多病,在香港九龙生活读书的时候经常卷入街边打斗中。其父李海泉为了让儿子增强体魄,便让李小龙在七岁时便练习太极拳锻炼身体。因打斗而多次转学的李小龙在15岁时再次卷入打斗,并在一次帮派冲突中受挫。气性高傲的李小龙不服气,于是到油麻地利达街拜大师叶问,开始学习咏春拳。

在大师叶问门下习武期间,李小龙也曾遇到重重阻力,但仍凭借一股子冲劲坚持不懈,继续学习。其授业师兄是有着“讲手王”之称的黄淳梁。也正是在黄淳梁的开导和锻炼下,李小龙深入学习了西方拳术。此外,李小龙涉猎颇广,练过洪拳、白鹤拳、功力拳、蔡李佛、太极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等中华传统拳种。当然,作为功夫大师叶问为数不多的亲授弟子,李小龙不负众望,在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拳击比赛少年组冠军。

李小龙和师傅叶问

李小龙远走美国后,在以咏春拳为基础的武学探索下,进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截拳道。为了锻炼身体,李小龙甚至采取了电击方法。身材不高的李小龙在极端锻炼下,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不含一丝脂肪的肌肉。由此,李小龙也获得了只能用慢速摄影机才能看清的拳速。其实,人们除了痴迷于李小龙招式新奇、拳脚有力的功夫外,更多的是关注他的电影才华。李小龙因为父亲从事梨园行当的缘故,自幼便参演过20多部香港电影。

《雷雨》中饰演周冲的李小龙

1950年公映的《细路祥》中,李小龙第一次担纲男主角,饰演一个从好变坏,又从坏变好的孤儿,获得一致好评,并奠定了他的童星地位。当时的影评人向宸曾在《文汇报》撰文,指李小龙“配称粤语片‘天才童星’。于是,1970年,李小龙获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邹文怀邀请,回到香港主演以功夫为题的动作电影《唐山大兄》而大获好评。

此后,李小龙又相继主演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死亡游戏》,此4部半动作电影震撼了整个影坛,而且在国际上迅速声名鹊起。不幸的是,正是在拍摄《死亡游戏》的时候,李小龙突然离世,成为世界电影人和武术人的巨大损失。作为打破西方人对华人百年来的歧视,争取中国功夫的一席之地的先驱,李小龙无疑是当仁不让的华人之光,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