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浪姐”的兩次公演,多少還是覺得節目組在音樂上的把控缺乏經驗,使節目在音樂乃至舞臺的呈現上比起一線音樂綜藝還是有一定距離。

節目首輪個人展示打出“全開麥live”的標識,呈現出來的聲場還是比較自然、適當的。但第一、二次公演的聲音處理都很詭異,推測是音樂部分姐姐們實在缺乏現場表演經驗、唱跳的聲音輸出質量在混音階段難以達到標準,於是播出時大比例使用了預錄音軌。聽衆的耳朵感受很細微,聲音、情緒和表情對不上的情況會讓整體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下面說說第二次公演的8個表演。

1、張雨綺、王麗坤、李斯丹妮《管他什麼音樂》

《管他什麼音樂》在“歡呼的慶典”外表下是打碎一切的搖滾內核,是“管他什麼XX”。其實這首歌的編曲還是保留了原曲本身的搖滾質感,但這個表演整體卻做得比較俗氣,成了廣場大聯歡,所有的刺激點在審美上都比較老套,比如大場面,比如雜技式的“大招”等等。

當年選秀時一直被吐槽演唱能力不足的李斯丹妮在節目組成了唱跳RAP全能的一線實力派,三位裏只有她相對有力的聲音表現承載這首歌的反叛內核,顯得另外兩位只是來走位喊場順便唱歌。服裝上使用廉價感極重的假貴婦皮草也讓人覺得整個表演的安排思路無比混亂,熱鬧卻空洞。

這樣的演出質量拿到第一完全無法理解。

2、孟佳、金晨、張含韻《這是因爲我們能感到疼痛》

整個表演的安排思路是在現代舞的呈現方式下包裹女性之間彼此撫慰的都市傷痕美學,做得好能真正做出疼痛感,做得不好就容易套着女性主義的煽情外殼販賣老套雞湯。很遺憾這個表演是後者。

不可否認表演在美感上做得很不錯,脫離了當下女團的表現方式,發揮成員特長以現代舞的方式烘托出了整體的唯美氣質,但最大的問題出在音樂上,張含韻的詮釋頗有自己的理解,但加上另外兩位後,聲音的力量、編排的張力都與歌曲主題貌合神離,於是在貌似唯美的包裝下感覺更像是十幾歲時QQ空間的深夜雞湯,而不是30+女性經歷的風霜歷練。

3、阿朵、鍾麗緹、袁詠琳《相愛後動物感傷》

個人認爲的本期最佳。在舞步上的編排融入了voguing元素,作爲80年代紐約哈林區邊緣人羣的舞蹈,這種誇張、重在大膽展示“真實自我”的舞蹈形式(看過Madonna的《Vogue》的人一定印象深刻),配上音樂中的復古FUNK/DISCO元素改編與耀眼的着裝,是一種不走尋常路的性感迷人,三位姐姐如T臺模特一般大膽展示自己的成熟魅力。

鍾麗緹的演唱相對比較弱,但阿朵和袁詠琳的聲音中的撩人細節,以及小小挑逗、小小俏皮的“Haci Haci”都是巧思,使整體又時尚又個性又有感染力。這個表演在保有現有女團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從小衆文化中吸取營養,拓寬了女性形象的審美範式,與浪姐崇尚自信、無懼他人審視的節目主題分外契合。

得票數實在不該屈居倒數第二。

4、丁當、白冰、金莎《仰世而來》

這首歌被改成三人合唱後,思路明確地避免了原曲的自傳性質,少了原曲那種對生命起落大徹大悟的質樸,而是採用世界音樂元素把命題拉寬成對天地、生命的思索,營造出寬廣恣意的意境。

在音樂上我認爲表達是比較成功的,金莎和白冰負責歌中細膩、敏感且默默向前推進的一部分,丁當則是顯露在外的“聲音門面”,負責大氣場、大線條的部分,是歌曲中最重要的亮點。打擊樂部分的世界風和風笛音色的加入賦予了編曲更多的“迴歸”感,通體明亮到有些勵志公益色彩,但邏輯自洽。

這首歌成績不佳多少有些舞臺編排相對簡單的因素,但在音樂上很完整。

5、伊能靜、張萌、黃聖依《女孩與四重奏》

丁薇原本室內樂氣質濃厚的作品在這首歌的改編下,從點到爲止的古典式優雅極簡,變成了什麼元素都往裏加的一場秀,探戈、叼玫瑰、海豚音、搖滾元素、電子元素……從頭到尾視覺和聽覺都信息量過載。

三位的表演很戲劇化,看起來不像是在合作,像是競爭關係,有種輪番耍大刀鑽火圈展示特技爭奪第一的意思,但這種刺眼的飽滿度在“亂”中做到極致後,倒是頗具舞臺娛樂效果與觀賞性。

只是比起《女孩兒與四重奏》,現在這首歌更像《女王範兒與四重奏》。

6、寧靜、鄭希怡、鬱可唯《FLOW》

三位在表現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無論是鄭希怡的音色、寧靜的範兒還是鬱可唯的Rap,在表演中都是重要的看點。

但問題在於——雖然歌名叫做《FLOW》,但表演中最缺的就是Flow——寧靜和鄭希怡在律動、咬字輕重把握上的薄弱,讓這首需要讓人隨着感性刺激、本能舞動起來的歌曲失去了身體上的帶動力。鬱可唯的說唱是完成得比較好的部分,鄭希怡贏在音色輸在律動,寧靜則時而黃土高坡時而颯爽酷女,割裂中還有些呆板,和《FLOW》這首歌原本的時髦氣質貌合神離。

7、藍盈瑩、黃齡、吳昕《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

如果按照原計劃做band形式的表演或許會做得很不錯,現在的呈現則平平無奇。黃齡“怪”“媚”的聲音魅力沒能得到有效的呈現,表現形式上也沒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實在要說三位在聲音上沒什麼問題,肢體上也沒什麼問題,但就是讓人提不起興致,除了結尾的Rap裏“沒有女主臉”、“歌紅人不紅”多少有些令人觸動。但那種觸動也是語詞上的,而不是音樂上的。

主要還是選曲的問題導致了整體的平淡,很可惜。

8、王霏霏、萬茜、沈夢辰《Manta》

這個表演是二公最符合傳統意義上的“女團審美”的。全場少有具備現代乃至未來氣質的表演,舞步利落整齊且有恰到好處的冷感。王霏霏的舞臺魅力是其中最大的看點,包括她演唱中的時髦氣質也是最爲出衆的。萬茜在眼神和肢體的控制上也做得很不錯,演唱上稍微拖泥帶水了一點。沈夢辰在其中氣場稍弱,但也沒有拖後腿。

比起大鳴大放大狂歡的表演,《Manta》這首歌本身的酷勁和舞臺編排上的相對簡約反而使它在女性美的層面上格外令人回味。

我的排名

《相愛後動物感傷》

《Manta》

《仰世而來》

《FLOW》

《女孩兒與四重奏》

《這是因爲我們能感到疼痛》

《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

《管他什麼音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