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結束了,於是高考作文又理所當然且喜聞樂見地登上熱搜了。

看到這個浙江卷的作文題目,我彷彿把握到了立意又彷彿沒有。

我不禁回憶起自己當年的浙江精神

最讓我感到刺激的就是江蘇卷的題目了,今年高考的同學們真的稱得上是乘風破浪的考生了。

乍看一眼,似乎是少了點江蘇卷原先彎彎繞繞內味,後來又仔細想想,突然覺得有一點點的恐怖。

“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

“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

我想起來前幾天在b站上看到的一則視頻——《病人》。

這是寶雞文理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20屆的畢業創作,創作靈感來源於laq是隻倉鼠寫的小短文以及去年十一月特效小哥發在b站上的微電影《娛樂至死》,這兩部作品看完只覺得毛骨悚然。

(截圖爲《娛樂至死》)

故事改編自laq是隻倉鼠在知乎上撰寫的一則小童話,事情發生在娛樂鎮,主角的夢想是成爲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但他的家人覺得他有病,於是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醫生讓他來了娛樂鎮,在娛樂鎮的學校做一個代課老師。

娛樂鎮是怎麼樣的一座小鎮呢?

幾乎遍地都是直播、網紅,

每個人都在爲了得到更多的關注而不斷突破着自己的下限,

學校裏的孩子們想學的是如何賺錢、如何當網紅、如何談戀愛,

毫無顧慮、毫無下限地惡搞別人

每個人每天都在刷着各種各樣的視頻、直播……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休息時

微電影裏還融入了很多現實世界的梗

比如老八

giao哥

還有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視頻

評論區裏完全相同的反應和回覆

主角來到娛樂鎮的小學教六年級的道德與法律,第一天上課,就遇到了顛覆他三觀的事情。

他問孩子們以後想做什麼,孩子們的回答是網紅。

翻開書本後只講了一句話,就被學生吐槽:你講的太沒有意思了,他們想學的是如何賺錢。

上課時間孩子們公然拿着手機直播。

甚至還投影了老師的惡搞視頻。

學生的鬼畜作品爆火

老師卻在網絡上被人辱罵

主角想要回到來時的地方,卻被告知,他就是娛樂鎮的人。

最後,主角又找到了醫生,說自己有病。

醫生卻說,不,你沒病。

細思極恐、毛骨悚然、汗毛聳立

挺諷刺的,難道現實世界中這樣的情況不存在嗎?

不,存在的。

就像在這條視頻的評論區裏,很多在真實世界中發生的事情似乎就是這個故事的原型。

賽博朋克風的特效給人一種未來感,讓人開始思考未來的現況是不是真的會變成這個樣子。

微電影中有很多地方顯然是在致敬經典。

比如開頭是在致敬《教父》

教室裏老師被整蠱以後的反應是在學習《陽光燦爛的日子》

影片中段的運鏡、剪輯學習了大神Brandon li旅拍韓國的短片《seoul_wave》

但內容的主旨不可謂不深刻,雖然有些許的誇張,但看完之後,你敢說這個社會的未來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嗎?

既然這個社會可能被分化爲20%和80%,那爲什麼不努力一點成爲那20%,或者警惕一點不成爲那80%呢?

如果當下一代的孩子們的夢想職業都變成了網紅、主播,而沒有人想去探索新的科學技術、各種學術的邊界,失去了危機感和警惕感後,無意義無內涵的一些娛樂越來越多以後,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去創造有深度有內涵的內容時,後浪們還能成爲後浪們嗎?

當然,這只是我的解讀而已,與江蘇省高考卷作文題的中心意思應該沒有太大的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