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魯國魯宣公的女兒,嫁給了宋共公,稱之爲宋伯姬。

宋伯姬是一個極度恪守封建禮儀的女子,禮儀對她來說,簡直比喫飯睡覺甚至性命都重要。

有一天,宋伯姬出嫁了,嫁給宋共公,但是宋共公不知道什麼原因竟在這一天不去迎親,想必這場婚姻是一場政治聯姻,宋共公對這位伯姬不是很上心吧。伯姬雖然心裏不悅但是出於父母之命她還是照常嫁到宋國,因爲她是一個謹守禮儀之人嘛,父母的話怎能不聽。但是到了宋國後該舉行婚禮的時候,伯姬不願意了。你宋共公不去迎親不合禮儀,那我就拒絕和你行夫妻之禮。伯姬很倔強,宋共公無法只好專門請魯國的大夫季孫行父說服伯姬,伯姬才與宋共公走完結婚的程序。宋共公怕是得後悔,早知道惹出來這出那麼費事,還不如一開始就去迎親,還不至於這麼顏面掃地。

後來宋共公去世了,伯姬守寡。過了很久,跨越宋平公、宋元公,直至宋景公執政,有一天王宮着火,這一次伯姬用生命出了名。宮室着火,大家都勸伯姬趕緊逃出去,但是薄姬非要等到保傅來了,才肯出去。她說:“婦人之義,保傅不俱,夜不下堂,待保傅來也。”言外之意,只要保傅不來,她死也不出去。此是性命攸關的時刻,她卻講起了那些古板的教條。底下只好叫保母和傅母來,終於保母來了,傅母還沒到,底下又勸,趕緊走吧,伯姬依然不走,非要等到保傅齊聚,才肯走。結果傅母就是不來了,伯姬和她手底下的奴婢就被燒死了。

這件事被記錄在《左轉》、《列女傳》、《摺疊東周列國志》中。伯姬死後,諸侯們還專門爲她在衛國澶淵爲她致哀。列女傳中讚美她:“伯姬心專,守禮一意,宮夜失火,保傅不備,逮火而死,厥心靡悔,春秋賢之,詳錄其事。”以此爲後世女子楷模,繼續從精神上奴役後世女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