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爲,心腦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險,到了夏天血壓能下降不少,可以鬆口氣。其實不然,高溫會給心臟和循環系統帶來額外負擔,天氣炎熱時,血管擴張、出汗增多,身體會比平時失去更多的液體,使血壓水平下降,心跳加快,心臟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降低體溫。每年夏天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峯,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夏季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主任胡喜田請您收好這份“護心寶典”。

預防“情緒中暑”

天氣炎熱,人容易煩躁,要特別注意“靜心”養生,做到“心靜自然涼”。避免外界不良情緒干擾,導致情緒激動失控、緊張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保持良好情緒和心態是夏季養生的重要環節,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藥物無法替代的作用。

起居有節適時運動

夏天應是“靜養”的季節,不宜大量運動。很多老年人由於夏季天亮較早,願意早起晨練,但據調查,70%-80%心血管疾病發生於早晨6-10時,這段時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時間,因此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進行鍛鍊。

氣溫太高避免外出

當環境氣溫達到32℃時最好減少體力活動。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溫度高、溼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須外出時,要穿着淺色、透氣和寬鬆的棉織衣服,戴上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空調溫度別太低

注意室內外溫差控制在6-8℃之間。夏季使用空調的越來越多,從家裏走出戶外時大幅的溫度變化使心血管病人很難適應,因爲溫差的急劇變化會引起人體血管不斷收縮和舒張,導致血壓變化,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肌梗死。

保證睡眠充足

天氣炎熱,有心血管病史的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且易發生頭暈、體力下降等症狀,故午睡1個小時,可以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

飲食清淡多喝水

夏季飲食要以清淡質軟、易消化的食物爲主,少喫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尤其要避免暴飲暴食,因爲這些因素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突發性疾病。多喫些新鮮蔬菜、瓜果及豆類製品。要注意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每天保證飲水在1000毫升以上,汗多時還要增加飲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牀後應喝一杯水,如半夜醒來也可適量進點水,這樣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減少心血管疾病突發的可能。

特別提醒,如您有胸痛、胸悶症狀,請及時到專業醫師處就診,以得到及時的診治。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李瑤

編輯/蔣常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