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以狄仁傑爲主人公,他的副手有老管家洪亮、喬泰、馬榮和陶幹。洪亮自幼就在狄仁傑家做事,一直跟隨在狄仁傑身邊,照顧狄仁傑及其家人的生活,同時協助狄仁傑的日常工作。被狄公任命爲參軍,不幸的是,洪亮在“鐵釘案”中被楚大遠殺害。

喬泰和馬榮本是綠林好漢,在劫持狄仁傑一家的時候,被狄仁傑的英勇和正直所感動,決定爲狄仁傑效力。江湖騙子陶幹在一次行騙中被狄公識破,並化解了尷尬,陶幹決定棄暗投明,跟隨狄公。

小說中的狄仁傑,在任蓬萊縣令、漢源縣令、浦陽縣令、蘭坊縣令、北州刺史、京師大理寺正卿時,遇到的各種奇案,基本上每個都是關於兇殺、謀殺的人命案件,甚至有的案子涉及到江山社稷,比如《太子棺》中,在守疆將軍即將發動與韃靼的戰爭前,軍內出現誣告,一名將領告發另一名將領通敵,將軍一籌莫展的時候,狄仁傑的一個簡單的提議立刻就驗證了軍中哪位將領在撒謊。

狄仁傑在斷案時,明察秋毫、順藤摸瓜、大膽推理,各個情節環環相扣,使人在閱讀時欲罷不能。和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東野圭吾的作品比較,東野圭吾非常擅長講故事和描寫,人物和場景都很美,結尾時再讓人恍然大悟。

《大唐狄公案》主要在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引人思考,讀者的思路會跟着情節在判斷,誰會是兇手,殺人動機是什麼,讀者在閱讀時有一種主人翁式的參與感。

隨着案件的發展,狄公會在後期給讀者做一個詳細的分析,當讀者發現自己的判斷和狄公有部分相似的地方的時候,還會收穫一種成就感。書中的每一句話,提到的每一處細節都有用,都是爲下一步的真相大白做鋪墊。

小說中狄仁傑的足跡遍佈大唐的濱海、運河、通埠、西陲、北疆、京畿、嶺南,小說的人物涉及到士大夫官僚、高利貸者,到乞丐、小偷、妓女,背景包括中國古代的司法、刑律、吏治、行政、軍事、外交、工商、教育、文化、宗教、風俗、民情。全書有16個長篇和8個短篇,作者用15年時間寫成,20世紀50年代,此書英文版一經面世即在歐美引起轟動。至今已被譯成十餘種文字,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你無法想象,這樣一部有厚度的作品,竟然出自一個荷蘭人之手。

本書作者高羅佩,原名羅伯特·漢斯·範·古利克(RobertHans Van Gulik),生於1910年8月,卒於1967年9月,荷蘭著名漢學家,也是職業的外交官。他對中國文化十分癡迷,他的中文名爲高羅佩,字忘笑,號芝臺,住所取名猶忘齋、吟月庵。他對中國的熱愛,使他一心要找一位中國女士爲伴侶,他與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水世芳結婚,並育有4個子女。

高羅佩除了是個中國通之外,還是妥妥的一個學霸。高羅佩精通中、英、日、梵等十五種語言,對中國文化更是癡迷,他能寫一手好書法,行書、草書均在行;他擅長吟詩作對,琴棋書畫樣樣通曉;寫過許多關於中國傳統工藝玩物、歷史習俗的文章,包括古琴、硯石、古籍、繪畫等,郭沫若、于右任、徐悲鴻這些名流都是他的好朋友。

當然,在書中人物的對話中,仍然能發現西方語言直白幽默的特點,但是你更好奇的是,外國人眼裏的中國唐朝是什麼樣子,中國官員是什麼樣子,如果感興趣的話,就加入閱讀的行列吧!140萬字,會讓你過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