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本叔


人生在世幾十年,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送你一顆子彈》裏寫道:“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裏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噴嚏而已。”


的確如此,有的人會在你的生命裏生根發芽,有的人只不過在你的生命裏草草了事。


人和人如何相處,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討的功課。


但是請你記住:不管相處的如何,都不要試圖高估關係,更不要輕易試探人心。


人與人之間,關係莫高估


在書上看過一句話:“人生99%的煩惱來源於你高估了他人對你的在乎。”


我想,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高估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你以爲自己在別人心裏很重要,可對別人來說,你可有可無。


你以爲你是別人心裏的硃砂痣,怎麼都無法抹去,其實你只是頭皮屑,輕輕一拍便消失無蹤。


鄰居華伯年輕時很愛社交,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他的“朋友”們。


“朋友”們出個什麼事兒,華伯寧可捨棄陪伴妻兒的時間,也要去幫把手。


後來,華伯母被查出得了胃癌,需要做放療,急需一大筆錢。


華伯實在是覺得力不從心,便問平時經常一起喫飯的那些“好朋友”借錢,卻處處碰壁。



有人說老婆生二胎需要錢,有人說自己孩子出去留學要用錢,有人說自己做生意需要用錢,反正總結起來就是倆字兒:不借。


百般無奈之下,華伯只得靠着岳父岳母的接濟,給老婆做了手術。


打那以後,華伯就跟換了個人似的,所有心力都撲在老婆孩子身上,再也不和之前那些“好哥們兒”來往了。


大概從他們以各種理由拒絕華伯時,華伯就明白了,是他高估了那些“兄弟情”。


其實,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不可過分解讀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不可高估你與他們的關係。


不是每一場“觥籌交錯”,都能換來“肝膽相照”;


不是每一次“推心置腹”,都能收穫“知己至交”。


不是每一回“掏心掏肺”,都能贏得“深情厚意”。


與其失落、傷感、意難平,不若把真心留給自己,留給更值得的人。


人心如太陽,勿直視試探


看過一個電影,叫《黑暗面》。


男女主居住的別墅裏有一個特殊的“暗房”,在這個暗房裏可以看到聽到外面的一切,在暗房外卻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


女主從房東的口中知道了暗房的存在,並且拿到了暗房的鑰匙,這一切男主並不知情。


有一次,女主無意間看到了男主給女同事發的曖昧短信,爲了試探男友對自己的真心,她留下了一段“告別”視頻後,便躲在暗房裏玩起了“消失”。


剛“消失”的時候,她看到男友爲她難過的樣子,心裏很欣慰,激動之餘不小心把暗房的鑰匙掉進了地漏裏,這下女主的“假消失”變成了“真消失”。



女主就這樣每天在暗房裏看着男友爲她頹廢,爲她難過。


女主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生的摯愛,就算是在暗房裏一輩子不出去,也值得了。


可是沒過多久,不甘寂寞的男主便把新女友帶到了家裏,女主親眼目睹了兩個人親密的全過程。


先不說後面的故事如何發展,劇情到這裏,女主考驗男友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人心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它經不起直視,也經不起試探。


當你決定去試探的時候,就註定了你要滿盤皆輸。


當你試探的越深,心往往會越寒,因爲人性,往往比你想象的更不堪一擊。


臺灣作家劉墉曾說過:


“如果你同時養了貓和魚,貓喫了魚,你除了責備貓,還應該責備自己,是你把貓和魚養在了一起。”


同樣的道理,你明明知道人性的弱點,知道人心試探不得,卻還抱有一絲僥倖心理去試探,那麼喫虧的時候,請記得要檢討自己。


不去試探人心,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人與人相處,貴在懂分寸


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爲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走得太近會傷害,走得太遠會疏離,只有不遠不近,才能恰到好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輕易與人產生依賴,拿捏好分寸,纔是做人最好的尺度。


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紀錄片:


森林裏,有十幾只刺蝟凍得直髮抖,爲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卻因爲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就各自跑開了。



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再次想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小刺蝟們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扎。


最後,它們終於找出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人和人的相處也是如此,當親密程度達到了一個合適的度,就不要再深入了。


富蘭克林有句話說:“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就算彼此再熟,也不能失了分寸,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做朋友的底線。


很多人在爲人處世中就像裝了水的氣球,只要別人輕輕戳一下,就一股腦兒倒出所有的自己。


其實,懂得分寸感的人,並不會輕易向所有人袒露心聲。


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祕密”很珍貴,把握與人交往的分寸,是對自己的負責。


更何況有些心事,只能說給懂的人聽。


跟熟悉的人保持分寸感,和不熟悉的人保持距離感,纔是恰到好處的相處之道。


不管是誰,都只活一世。這一世活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世界這麼大,你的煩惱只是這世間的小小塵埃,看開了就好。


往後餘生,願我們不辜負相遇,不看低自己,對人張弛有度,靜享歡喜人生。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