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點城市面臨最難出租季:租金普降空置期近50天 租客都去哪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從市場表現來看,租賃需求大幅縮減,使得不少房源的空置期延長,近兩個月的成交週期已是常態。在這一過程中,雖然疫情是導火索,但在經過此前的快速擴張後,租賃市場的深度調整似乎也已到來。

又到一年續租時,租住在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的小劉驚訝地發現,當她在6月末續簽租賃合同時,房東和中介居然“罕見”地未提漲價要求。過去三年,小劉一直租住在該小區的一間一居室內,租金“每年一漲”。

經紀人告訴小劉,這是因爲最近市場不好。在同一小區內,此前曾有房主上調租金,並導致原有租客流失。在房屋空置了近兩個月後,房主又不得不降價租出,租金甚至低於漲價前。

貝殼研究院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6月,北京市平均租金爲84.4元/平方米·月,比去年同期下跌5.0%。

北京並不是市場最慘淡的城市。前述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18個重點城市的租賃交易量普遍下滑,平均租金水平同比下降10.9%。近期,我愛我家研究院,58同城、安居客平臺等機構做出的監測,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從市場表現來看,租賃需求大幅縮減,使得不少房源的空置期延長,近兩個月的成交週期已是常態。在這一過程中,雖然疫情是導火索,但在經過此前的快速擴張後,租賃市場的深度調整似乎也已到來。

市場“寒冬”

最近幾年,熱點城市租賃房源的供應規模總體保持穩定,租賃需求亦穩步上漲。其中,春節後務工人員返城、暑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兩個時點,是租賃需求集中釋放的階段。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首個傳統租賃旺季並未在2月如期出現。此後雖然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有序啓動,但租賃需求仍未恢復到往年的水平。

在此情況下,空置期延長、交易量下降,成爲最直接的市場表現。

我愛我家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2個熱點城市租賃成交總量比上年同期下降近三成。其中,北京約下降23%,武漢、杭州兩城降幅則達到6成以上。受此影響,熱點城市租金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交易環節,很多房屋的空置期明顯延長。貝殼研究院指出,今年2月和3月,熱點城市的租賃房源成交週期超過60天,此後雖然有所下降,但到6月,這一週期仍然接近50天,比去年6月延長了12天左右。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熱點城市發佈了人才新政,並給予落戶名額和租房補貼。但和疫情影響帶來的缺口相比,差距仍然明顯。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指出,雖然各大企業都在積極復工復產,但受疫情影響,企業“縮編人才、降低成本”呈常態,失業率呈現上升跡象,這也導致租賃市場的活躍度並不高漲。

我愛我家在一季報中指出另一個趨勢——疫情會促使“部分租房需求向置業需求轉化”。

近期,北京多家經紀機構和業主向21世紀經濟報道感慨“客戶流失”。今年以來,由於“工作變化”“未返京”等原因造成的未續租情況,要明顯高於往年。

因市場降溫,一些機構開始“反向操作”。近幾個月來,自如、蛋殼、相寓等大型機構與部分業主展開協商,試圖下調房源委託價格,從而降低成本。其中,個別房源的委託租金降幅接近30%。由於很多房源尚在委託期內,此舉引發了大量合同糾紛。同時,這些機構在部分區域暫停拿房,明顯放緩了擴張步伐。

貝殼研究院指出,2020年上半年,TOP10集中式長租公寓品牌新開門店93家,新開店率爲8.2%,低於去年全年71.8%的水平。部分知名長租公寓品牌門店數量負增長,部分門店關停。一些尾部公司甚至出現資金鍊斷裂、倒閉等情況。

同時,房企進軍租賃市場的熱情也大大降低。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已有44家大型開發商開展長租公寓業務,而今年上半年沒有開發商新進入長租公寓領域。

迴歸常態?

由高校畢業生推動的第二個傳統租賃旺季,通常出現在每年6月到8月。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開局並不順利。

事實上,這部分需求降溫的端倪早已出現。我愛我家研究院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2個熱點城市中,20-25歲年齡層的租賃需求佔比爲17.7%,明顯下滑,這是由於疫情導致大部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時間延後,租賃需求也有所縮水。

該機構認爲,7月爲畢業季,預計租賃市場或較6月有所好轉。但鑑於目前多數城市新增市場需求持續收緊,經濟也尚在恢復中,疊加全國疫情存在的不確定因素,租賃市場很難大幅升溫。

在價格端,由於新增需求的持續收緊,供需矛盾加劇,各城市租金上漲的可能性減小,加上地方政府對價格的嚴格把控,租金波動不會很大。

貝殼研究院也指出,視疫情影響的不同,下半年不同城市的租賃市場會維持“低溫”或“中溫”態勢。雖然市場供需關係會趨於緩和,但租客仍然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議價空間,因此價格也不會大幅上漲。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爲,即使不考慮疫情因素,市場也會出現自發調整。

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2017年到2018年,長租公寓運營機構進入高速擴張期,一些機構以明顯高出市場價格的水平獲取房源。受此影響,熱點城市的租金水平一度出現明顯上漲。

但在消費端,租房者對價格的忍耐力相對有限,過高的價格會對需求產生擠出效應。因此,在經過此前的非理性發展後,未來一到兩年,租賃市場會告別高增長,價格也將回歸穩定。在此過程中,熱點城市陸續推出的公租房、集體土地租賃房等租賃品類,也會起到平抑市場租金水平的作用。

歷史數據顯示,多年來,熱點城市的租金一直維持上漲態勢,部分年份上漲明顯。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價格明顯下降。

以北京爲例,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2012年1月北京市住宅平均租金51.3元/平方米·月,2020年6月爲84.4元/平方米·月,八年半的時間裏,租金上漲了64.7%。這期間,北京經歷了兩次增速超10%的租金快速上漲期,一是2013年,二是2016年-2018年。但從2019年8月至今,北京的租金水平一直同比負增長。

(作者:張敏 編輯:張偉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