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就是一線之間,每次聽到別人說:“我這個人說話就是比較直。”我就開始冒汗,因爲接下來一定會有一些被他歸類爲“直”,但其實挺刺耳的話出現。

蔡康永在他的《說話之道》裏提到的說話“直”的人幾乎無處不在。很多人並不瞭解“直率”和“粗暴”的區別,常常會在有意無意間刺傷別人?爲什麼語言的暴力總是頻繁出現?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暴力,實現人與人之間更平和,更高效的溝通呢?

語言的暴力總是無處不在

我們總是會聽到一些熟悉但是令人不快,甚至憤怒的話語。比如:

我這麼做還不是爲了你?你看看人家,哪哪都比你強你就是懶!/你怎麼這麼笨?你總是這樣,就不能改一改?這些話語中都隱含了對他人簡單粗暴的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這種暴力的表達會讓聽話的人自然而然的產生憤怒,委屈,不甘和逆反的心理,隨之而來的將是不可避免的爭吵以及雙方關係的進一步僵化。爲什麼我們會不由自主的使用這些極具攻擊性的語言呢?

原因之一:自我服務歸因偏差

心理學中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自我服務歸因偏差”,是指人們總是傾向於把自己的問題歸因於外部環境,把別人的問題歸因於性格等內部因素。

這是因爲從自己的視角看對方,我們通常看不清楚對方犯錯誤時候所處的情境,所以傾向於認爲是對方的“懶”和“笨”導致了失敗。但在對方的眼裏,自己的過失可能是由一系列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造成的。我們輕易的貶低會讓對方覺得委屈和憤怒。負面的情緒籠罩在雙方的頭頂,溝通自然無法做到平和和高效。

原因之二:迴避責任和強人所難

我們習慣於暴力溝通的另一個原因是等級社會和專制社會的存在。社會文化要求我們“應該”或“不得不”遵從權威,很多人因此變得缺乏責任感,只知道畢恭畢敬的服從各種命令。這種心態在語言中表現爲迴避責任,認爲自己無需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爲負責任。

父母責罵孩子,是因爲孩子不聽話,而不是因爲父母本身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一個人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因爲他必須賺錢養家,而不是因爲他沒有努力去找一份自己喜歡,又能賺到錢的工作。減肥不成功是因爲周圍的美食誘惑太多,而不是因爲自己的意志力不夠。

如果“我”不需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那麼必然會有其他人來爲這些錯誤買單。所以“我還不是爲了你”,“我這都是爲你好”之類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來行動的話語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說話之道-怎樣正確的表達

暴力的語言只能讓說話者暫時發泄心頭的不快。這種充滿對抗的溝通不但無效還容易傷害談話雙方的感情。想要正確,有效的表達自己,我們需要學會“非暴力溝通”。

1.區分觀察和評論,不要輕易評判他人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我們的語言是一種有缺陷的工具,用靜態的語言捕捉動態的現實會造成很多困擾。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瞭解事情背後的情境和緣由就簡單的做出結論。一旦聽話者不認同你的結論,敵意和衝突就會接踵而至。

非暴力溝通要求說話者在談話中保持客觀,只需要清楚地說出觀察的結果,而不要做任何絕對化的評論。

看到有人中午還在睡覺時,請表達爲“他中午在睡覺”,而不是“這個點還沒起牀,他怎麼這麼懶”。看球賽時如果前鋒一個球沒進,請表達爲“他在過去5場比賽中沒有進球”,而不是“他是個差勁的前鋒”。

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聽話的人就不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激烈的反駁。

2.學會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所受的教育大多是鼓勵大家遵從權威,維護集體的利益。漸漸地我們不再習慣於考慮自己的感受,總是想着“別人期待我怎麼做?”。

長期對自己的感受漠不關心會導致情緒解讀能力的退化。在很多的無效溝通中,傾訴者只是單方面發泄情緒,他/她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要,那麼傾聽者自然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

溝通的另一個誤區叫做“自我透明者效應”,即說話的人傾向於認爲自己在別人眼中是透明的,那些輕微的臉紅,細微的動作,加速的心跳都可以被其他人敏銳的捕捉到。可是實際情況是,在別人眼裏,你和平時沒什麼不同。

即使是父母和最親密的愛人,也無法僅憑一些細節正確感受你的情緒和想法。爲了把一個人的想法傳達給另一個人,我們必須藉助表情,聲音,語言或是手勢之類的工具去傳達。請記住,無論你的情緒多麼強烈,想法多麼有力,你不說,就沒有人懂你。

3.學會直接的表達,不要拐彎抹角

中國人的語言喜講究意會,爲了給對方“留面子”不要把話說得太直白。這種以對方的感受爲先的表達方式需要對情緒的精準感受力,豐富的語言儲備和強大的表達能力。

不具備這種溝通技巧的人往往會把它歪曲成披着諷刺和批評外衣的“暴力性”表達。他們拐彎抹角地向對方傳達自己未滿足的需要,卻只能招來對方的憤怒和反擊。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孤單的妻子可以直接告訴丈夫“我希望你多花時間陪陪我”,而不是諷刺的說“全世界就你一個大忙人”。勞累了一天的母親可以直接對家人說“我今天累壞了,晚上不想做飯”,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抱怨“我一整天都沒歇過,洗了一週的衣服,給廚房做了大掃除,還買了很多的菜”。很多時候,直接的說出自己的需要,反而更有可能獲得對方積極的回應。

4.學會用負責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迴避責任會導致我們在談話中習慣性的“甩鍋”,在迴避者的眼中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做”,或者“你讓我做”的。然而世界上並不存在那麼多“不得不做的事”,別人也無法真的強迫你做什麼。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由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推動的。

想要避免這類抱怨和被強迫的心態帶來的疏遠和傷害,我們需要學會用負責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它要求我們認真思考自己的行爲和表達背後的傳達出的需求,而不只是簡單的把責任推給其他人或者某些客觀因素。

當我們真正瞭解到戒菸失敗不是因爲我周圍的人都在抽菸,而是因爲抽菸是我融入團體的一種方式;當我們真的敢承認欺騙客戶不是因爲上司給我的壓力,而是因爲我希望用一種更簡單的方式提高業績;當我們敢於直面自己的責任時,才能放下抱怨和無可奈何的消極心態,和周圍的人進行平和的交流,並快速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5.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要求

說話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滿足自己的需要,可是很多人並不具備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的能力。我們常常會有“我希望你對我好一點”,或者“你總是忽略我的感受”之類抽象的表達。這類含糊的請求或控訴會使聽話的人感到困惑。過於頻繁的請求甚至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認爲你無理取鬧,或者很“作”。

抽象的語言並不適用於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流,還會妨礙人們對自我的認識。習慣於泛泛而談的人,很多時候只是不清楚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麼。

下次當你向愛人抱怨“你都不關心我”時,請把這句話轉換成具體的請求,比如“今天我遇到了很不開心的事情,我需要你陪我聊一會兒”,或者“我的胃很痛,請你幫我倒一杯開水”。明確的告知自己的需求,並告訴對方該怎麼做,越坦率的溝通越能得到你所希望的回應,對方也會在交流中感到輕鬆和自在。

非暴力溝通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雖然我們將非暴力溝通定義爲一種平和而高效的“溝通術”,但這種溝通技術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對他人的“心理操縱”。

非暴力溝通希望大家在說話時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做出反應,而是通過客觀的觀察和冷靜的分析,更精確的瞭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溝通中有意識地使用語言,帶着友善和愛意來加深和他人的聯繫,高效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非暴力溝通將教會你成爲一個真正的“會說話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