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鲜食玉米产业是继玉米饲料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之后,具有清晰发展前景的新兴玉米产业。鲜食玉米好吃又健康,是产业黑马,是市民新宠,它的未来消费还有多大潜力与空间?突破增长点在哪里?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国鲜食玉米总种植面积已超2000万亩,国审品种数量超56个,市场消费量达570亿穗。全国已有24个省70多个科研单位和企业重点发展鲜食玉米。鲜食玉米产业是继玉米饲料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之后,具有清晰发展前景的新兴玉米产业。在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将保持每年10%~15%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农贸市场里也能证实这一点,经销商们说,“鲜食玉米这两年涨得凶,交易量和价格都在成倍翻!一个晚上销三四千件(50-60支)一点问题都没有。”自称做了多年玉米生意的“99蔬菜玉米商行”经理林敬雄说。

在武汉各大超市,真空包装的“鲜食糯玉米”的价格更高。山西某食品公司的250克装的黑糯玉米,价格达到5.9元1支,白糯玉米5.2元1支,200克装鲜食糯玉米、真空糯玉米也要3.6元1支。

现在,全国各地鲜食玉米的发展,是落实供给侧改革,是减量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发展鲜食玉米不但可满足市民多元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而且成为郊区低收入户脱贫增收、农民增收致富、居民体验农业的重要途径。

鲜食玉米为何受欢迎?

鲜食玉米通常指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区别于普通的粮食玉米。

鲜食玉米兼具粮、果、蔬三类食物特性,其中的甜玉米更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蔬菜作物。为什么鲜食玉米会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发展?因为鲜食玉米具有两个特点:好吃,有营养!

甜玉米的好吃,表现在甜、嫩、香、脆。生吃、熟食均可。口感“清甜爽脆、嫩滑无渣”,营养特点是低脂肪、无胆固醇、无饱和脂肪酸,是抗氧化剂VC的充足来源,易吸收;

糯玉米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淀粉含量高达70%~75%,而且几乎都为支链淀粉,这种淀粉使得糯玉米吃起来粘软温和。甜加糯玉米,则兼具了甜糯风味,近年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鲜食玉米年种植不到1万亩,如今,已超过2000多万亩,并有继续扩大趋势。

鲜食玉米发展迅猛,富有朝气,已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发展都市农业的首选作物之一。

我国鲜食玉米的消费特征:南煲汤、北加工,中部鲜食为主

我国鲜食玉米的消费:南煲汤、北加工,中部鲜食为主,呈现鲜穗鲜食、餐饮、加工相结合的多元化消费方式。

在京津冀地区,90%为鲜食型品种。且由于该地区聚人口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于一体,对鲜食玉米的品质和多样化要求较高。

北方地区分布了大量糯玉米整穗加工工厂。甜玉米大部分是用于加工速冻籽粒、真空包装等加工产品,部分以鲜穗形式直接供应中南部市场,少部分进入北方当地餐饮消费、用作鲜穗上市。

在中部区域,由于种植成本相对较高,消费群体大,市场销售旺盛,且销售价格看好,鲜食玉米消费基本以家庭消费并结合市场鲜穗销售为主,鲜穗鲜食约占90%以上,加工比例很低。该区域要求果穗品质优良、外观漂亮、排列紧密、果穗大小适中。

南方市场对鲜食玉米广泛、旺盛、持久的消费,形成了良性循环。不管是一日三餐的家庭消费,大小饭店的餐饮消费,或是随处可见的零食消费,都持续地拉动着市场。在南方,各种形式的“煲汤”是甜玉米主要消费方式,同时,以鲜穗鲜食为主要消费方式的高端品种也在悄然以各种渠道进入市场。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是最早培育甜糯玉米的地区,明清时被列为皇室贡品。现在忻城珍珠糯玉米已经成为该县特产,在南方许多地方,珍珠糯玉米粥是经典早餐。

鲜食玉米未来突破增长点在哪里?

鲜食玉米好吃又健康,是产业黑马,是市民新宠,它的未来消费还有多大潜力与空间?突破增长点在哪里?

“南甜北糯”,这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传统布局,如今这个布局正在被逐渐打破。

“北方甜玉米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无限。”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保民表示,中国的甜玉米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高速路,最重要的标志是以鲜穗鲜食消费成为主流消费方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南方市场中,城市居民甜玉米的消费方式和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有的地方可能在消费水平方面还有超越。在未来几年,南方市场的增长,一是要靠品质优良的高端品种、和适合南方居民消费方式的中高端品种,继续扩大城市居民甜玉米的消费频率和消费量;二是深入开发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人口日常消费。

可以预见的是,在甜玉米消费有着广泛基础的南方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甜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面积估计能再增加200~250万亩。

同时,在北方市场,考虑到北方人口消费、加工产品需要,以及部分为南方市场的反季生产,加工产品的出口等因素,北方市场远期甜玉米播种面积将会进一步突破。未来几年,一个以北京为中心、毗连京津冀、囊括十几个省市的甜玉米北方市场呼之欲出。

“开发和推动北方消费市场发展的一切措施的出发点应该是:让老百姓有机会品尝到好吃的甜玉米;让想购买好吃甜玉米的老百姓能随时随地买得到。”张保民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成为中国鲜食玉米的新兴市场。在越南、缅甸、老挝、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甜玉米速冻粒和罐头畅销,对甜玉米传统消费市场欧洲的出口稳中有升,正在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甜玉米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出口国。

需求多元化,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于鲜食玉米的追求已经由吃饱转变为吃好,需求多元,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优质的多元化产品成为行业共识。

横县是中国规模种植甜玉米最早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甜玉米之乡”,相继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在行业内可以说是甜玉米的引领者,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默默无闻。

福来咨询以中国鲜食甜玉米品质守护者和引领者作为横县甜玉米的战略之根,以中国鲜食甜玉米老大品牌为战略目标。从品种、品质、业务、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升级和规划,以13度自然甜的差异化价值作为横县甜玉米的品牌灵魂,并创作出“横县甜玉米,生着吃就很甜”的品牌口令和“横小熊”品牌图腾,以大冲突,大创意的形式,助力横县甜玉米低成本,高效率的进入消费者心智认知中。

“品种繁多、性质复杂,赋予了鲜食玉米品种多元化功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关媛介绍,鲜食玉米多元化的产品已形成特色,正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

“早有‘南甜北糯’一说,京津冀地区鲜食消费仍以糯玉米、甜糯玉米为主。市场趋势来看,甜糯玉米和高端水果玉米逐渐受到追捧,比如白甜玉米,黑甜糯玉米。

目前,市场上糯玉米仍以京科糯2000、万糯2000等品种为主;甜糯玉米以农科玉368、农科糯336、彩甜糯6号、天贵糯932等为主;甜玉米以米哥、金冠218、京科甜608、金中玉等为主。

“好吃、营养、多样化一直是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的消费导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表示,近年来高品质鲜食玉米在北京种植比例逐年增加,与2015年相比,高端优质鲜食玉米(水果型、甜加糯型)在京种植面积占比上升近20个百分点。

浙江是甜糯玉米最早推广的地区,当地的品种审定新增了食味品质方面的基本要求,确保审定品种整体品质达到较高水平。目前,浙江甜糯玉米和甜玉米的市场占有率均在上升,多元化和高品质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在上海市场,七成以上的消费者愿意溢价20%购买高品质玉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农经室主任马佳建议,要以口感和营养为重点,兼顾食用方便性,开发针对高端市场的即时鲜食玉米产品。

目前,在众多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的共同协力下,我国鲜食玉米研发推广能力逐步提升,好种好吃好销的品种越来越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指出,消费者的选择更为多样,产品更加多元,市场发展的潜力自然会更大。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组组长刘正说,自主选育的“凤糯2146”是安徽当地标杆性糯玉米品种。他表示,育种不能跟风,要注重创新。

我国鲜食玉米种类繁多,有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笋玉米等;有鲜食型品种,有加工型品种;籽粒颜色有白色、黄色、花色以及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等。同时,随着人们对饮食营养化、时尚化的追求,鲜食玉米加工需求不断上升。玉米饮品、玉米原胚乳、玉米杯等新型鲜食玉米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018年,北京市推出了水果型甜玉米品种“京白甜456”“京白甜452” “BMB380”“京双甜461”“美珍206”“京科甜608”等,生吃熟吃都可以,有水果的味道,它的甜度和水分已经达到了生吃的标准,没有普通玉米那种生涩的味道,而且颜色也不同,有黄白粒的、纯白的、还有纯黄的。“密花甜加糯3号”,紫色、白色粒都有,玉米粒既有甜的又有糯的,可以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而叫“小黑丫头—斯达糯44”“黑宝”的两种糯玉米,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较高的养生价值。

除了良种,良法也尤为重要。目前推广的“育苗移栽”和“深V播种”两项技术,可实现6月上旬-10月上旬持续供应,供应期可达120天,亩收益可提高1-2倍。通过提早上市,大幅提高了鲜食玉米种植效益,同时配套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适时采收等技术,能更大程度实现提质增收。

并且针对鲜食玉米采后不耐储运、品质劣变快等问题,开展了产后保鲜技术研究。

鲜食玉米销售企业也不断创新,推出“微波鲜玉米”、“锁鲜装水果玉米”、“保鲜装生鲜玉米”等优质产品,在各大商超和7-11等便利店大量上市。

创新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鲜食玉米品种,正驱动和引领着我国鲜食玉米的市场增长。

在鲜食玉米加工上各地也有长足的发展,以河北为例,形成了成熟的鲜食玉米加工产业链,并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河北省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百余家,大多分布在种植基地附近。主要产品有鲜食真空糯玉米、鲜食真空甜玉米、玉米罐头、玉米糁、玉米乳等,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宣传引导,转换认知,把鲜食玉米是水果蔬菜的概念建立起来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和转化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陈旧认知,是鲜食玉米扩大市场的必要手段。

在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鲜食玉米被视为一种蔬菜作物,是增加营养、调剂口味、满足口福的休闲时尚食品。目前,美国食用玉米的人均年消费量在10公斤以上。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鲜食玉米也已普及。

甜加糯玉米的发展前景很好,但人们对甜糯玉米认知度低,对笋玉米认知度更是远远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认知。以上海为例,消费者对甜玉米认知度最高,占89.13%,但知道甜糯玉米的人稍少,而知道笋玉米的,仅有24.22%。

农业企业和销售单位要多角度、全方位加强玉米饮食文化的科普与宣传,引导各个年龄群体健康饮食,培育鲜食玉米忠实消费者,把鲜食玉米是水果蔬菜的认知概念和消费习惯建立起来。

各种信息显示,鲜食玉米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即将来临。

神农岛(id:sndfly)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