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法爾曼創造了第一個表情符號,使文字信息更準確的傳達情緒,表情現已經成爲了互聯網溝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百度APP用戶正趨於年輕化,表達的訴求也日益增加。線上表情已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於是設計師自發開啓了 BAIDU EMOJI 2.0的設計歷程

設計思路探索

1. 目標

2. 現狀分析

使用量前十的表情多爲正向和有內涵的表情。百度特有的「滑稽」表情使用量遠遠大過其他表情,而部分表情使用量甚低,差距巨大。那這些低熱度的表情爲何懸殊如此大,爲此我們展開了用戶訪談。

3. 問題歸納-用戶訪談

4. 解題思路

解題過程

1. 視覺風格

通過象限圖和線性時間軸,觀察主流競品。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國內的表情設計的誇張程度遠大於國外。流行的表情主要有兩種性格:「賤」和「萌」,幾乎均分天下。再看第二張圖,可以發現國外表情的設計趨勢:質感越來越強,表意也更加誇張。

結合業務場景對圖形進行發散和創新,比如與小度機器人、評論icon結合等。爲了增強表情感染力,嘗試給表情加入身體,又或者突破圓形加強部分五官表現。

然而,因使用場景較多,當混排在文字中時,表情較小,很多細節模糊。我們需要規整的圖形,也需要更具靈魂的表情,所以最終選取最能承載的圓臉,把重點聚焦在具體五官的設計上。

△ 對質感進行多個層級的嘗試,從弱到強。

結合競品調研和趨勢分析,最終選用有質感並加了一層描邊的效果,使得表情保留精緻的同時又可以多場景的清晰展示。在表情底板上加了一層投影,加強質感和層級感。

2. 表情表意

在新表情的設計上加大了五官的比例和更多細節,表情更誇張、含義更明晰、更有代入感。尤其對於一些使用量較低和較重複的表情,重新設計,如此可以挖掘冷門表情的潛力。

表情融入場景感,強化表意。結合漫畫的設計語言,增加用戶熟悉感。

3. 新增表情

4. 節假日表情

節假日期間新增節日表情,增強互動區氛圍。從2019年開始新增節日表情設計,共計覆蓋全年10個節假日。疫情期間也參與其中,用設計的力量馳援武漢

設計方法

180+的表情設計,效率和統一性尤爲重要,因此我們對錶情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五官和附加元素爲劃分維度。

五官:以眼睛、眉毛、嘴、牙、舌頭等元素分類。比如眼睛又可分爲14類,根據是否有眼珠、眼白、高光、眼睛形狀(月牙眼、平眼、斜眼和星星眼等)爲標準,進行歸納與組件複用。

附加元素:分爲三大類,情緒、氛圍和道具。情緒元素,對眼淚、汗、口水、弱眼淚/口水、紅暈等進行歸納,統一設計表現,如眼淚和口水都採用啞光的形式,與底板設計語言統一。

這樣組件化的方式,即保證了設計語言一致性又高效的完成大批表情的鋪設。

表情排序

180+的表情,爲了便於用戶更快的找到想要的表情,減輕壓力。我們對錶情進行了排序,按照表情情緒(喜怒哀樂)和手勢聚類

爲增強用戶記憶點,更容易定位表情。我們利用視覺錨點,在長列表情中排入深色系、紅色系的聚類。

調研與訪談

在表情上線一段時間後,爲了解用戶對此次新表情的好感度,我們進行了調研:線上問卷與線下訪談

  • 發放了1000份線上問卷,調研用戶對新舊錶情的好感度以及原因
  • 進行了線下訪談,深入瞭解用戶的好感度和原因以及使用習慣等

通過這兩種方式,我們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 用戶對新表情的好感度遠大於舊錶情
  • 用戶更喜歡有趣且具有熱點的表情
  • 表情的排序非常影響表情的使用

在深入用戶的過程中,我們更加了解用戶的想法,也爲我們後續升級優化,得到了建設性建議

結語

表情設計注重的不僅僅是好看的皮囊,更重要的是Ta的內在、Ta的靈魂,這纔是觸達用戶的點。設計表情其實是一個講故事的過程,每個表情就像抓拍到的最美瞬間,背後都有自己的專屬live,等待你來續寫。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衆號:「百度MEUX」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