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每一位都堪稱傳奇。但曾、李、左、張四人中,論功勳和影響,還是首推曾國藩。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據說是曾子七十世孫。不過,清後期時的曾家,不過是個比較富裕的農耕家庭,曾國藩的祖父和父親,遠沒有曾子那樣的聲名。

1811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小村子裏。曾國藩的祖父沒有多少文化,但極爲重視培養子孫,對孩子們的教育頗爲上心。受其影響,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成了當地的塾師秀才。到了曾國藩這一代,自然又被寄予厚望。

曾國藩五歲開蒙,六歲入塾,其祖父和父親對其管束嚴格,希望這個孩子能夠金榜題名,光耀門楣。年少的曾國藩,倒也十分爭氣,十五歲參加長沙府的童子試,便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績。四年後,曾國藩又先後前往衡陽唐氏宗祠和湘鄉漣濱書院讀書。

周圍人都覺得,曾國藩的科舉之路會一帆風順。可是,後來曾國藩接連幾次都名落孫山,甚至因此葬送了一段良好的姻緣。而這,便是今天要向大家講述的故事。

正如前文所講,少年時的曾國藩已經顯露出了天資,被寄予厚望。至於曾家,雖不算不得富甲一方,倒也比較寬裕,加之曾麟書飽讀詩書,在當地也很受尊敬。

在曾麟書的衆多好友中,有一位叫做歐陽福田的私塾先生。兩人既然交好,自然也就少不了接觸曾國藩。這位歐陽先生,始終覺得曾國藩是個人才,很有天資,早晚會出人頭地。所以,歐陽福田對曾國藩十分鐘愛,甚至還主動請纓,爲曾國藩牽線搭橋,說下了一樁婚事。

歐陽先生給曾國藩介紹的女子,便是衡山腳下一戶王姓人家的姑娘。當時,王家人覺得,曾家比較富裕,而媒人歐陽福田也一再誇耀曾國藩多麼有天資,因而也就欣然同意的,也指望着這乘龍快婿能早日金榜題名。

但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真到了約定的日子,王家卻突然悔婚了。可氣的是,這邊曾家已經擺好了酒席,親朋好友和街坊鄰里都前來賀喜,而女方卻找種種理由,偏偏就不上花轎。

說到這裏,大家自然也就清楚了,新娘悔婚也好,王家勢力也罷,歸根結底還是曾國藩接連名落孫山造成的。新娘一方覺得,這曾國藩被吹的名氣很大,可到了真格的時候,壓根就考不出個好成績,估計也就窩窩囊囊地過一輩子了。

大婚當日悔婚,又沒提前打招呼,這可讓曾麟書犯了難。與此同時,媒人歐陽福田也滿臉愧疚,思量再三後,他提出了個大膽的想法——讓曾國藩娶自己的女兒!

歐陽福田膝下有一女,年齡比曾國藩小几歲,只是相貌一般。可當前曾家即將顏面盡失,歐陽福田也只好出此下策,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曾國藩。曾麟書聽到歐陽福田的建議後,也覺得兩家人可以更進一步,皆爲秦晉之好,於是便欣然答應了。

就這樣,曾國藩改娶了歐陽福田之女,原來的媒人轉眼成了自己的岳父大人。戲劇性的是,歐陽夫人嫁給曾國藩後,曾國藩好似開了竅一般,秀才、舉人、進士,一個個高中的好消息相繼傳來。

歐陽夫人雖然相貌並不出衆,可畢竟出身書香世家,是個知書達理、勤儉持家的女子。兩人成婚後,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反倒成爲了一番佳話。只是兩人的這份好姻緣,還真得益於王姓女子的悔婚。否則的話,曾國藩也不會娶歐陽夫人。

關於曾國藩的這樁婚姻,還有一個說法。據說當時歐陽福田早有將女兒許配給曾國藩的打算,但因考慮到女兒相貌平平,臉上還有不少麻子,也就沒好意思與曾麟書攀親,轉而去做了媒人。可王家悔婚時,歐陽福田終究還是鼓起勇氣,當即決定讓自己女兒同曾國藩成親。

曾國藩進入仕途後,歐陽夫人便相夫教子,兩人的婚姻也成爲一段佳話。不過,民間也流傳着曾國藩“懼內”的傳聞。有一次,曾國藩的岳母替一個目不識丁的人求情,希望能謀個一官半職。

結果,曾國藩回到家中便向夫人埋怨,可歐陽夫人卻“據理力爭”,說此人頭腦靈活,可以給他配個師爺便足以做個好官。曾國藩不好回絕,竟聽了夫人的話,賣給了岳母一個人情。

雖然曾國藩懼內之事有待考證,但他與歐陽夫人這段姻緣,倒是成爲了一段佳話。當然,王家人到死也想不明白,接連名落孫山的曾國藩,怎麼就成了一代封疆大吏呢?

關於曾國藩,有着許許多多的故事。不過,要想真正瞭解這位封疆大吏,還真得讀點有水準的東西。唐浩明筆下的《曾國藩》,算是做到了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喜歡的朋友不妨讀一讀,全套三冊僅需88元,點擊下面的鏈接即可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