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壽山石是我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佈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

壽山石因質地晶瑩剔透、油脂潤澤且色彩斑斕、色界分明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鐘愛。而市面上近年來出現一種“老撾石”,因其質地顏色與壽山石有幾分相似,尤其是它的刀感與壽山的高山石、善伯洞石比較相近,老撾石有着不易裂和大料多等特點,且產量豐富之前很多商家用來冒充壽山石摻銷於市場。

上圖爲壽山石雕刻的作品,白如凝脂紅似晚霞,巧妙雕琢氣比丹青。可謂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上圖是精品老撾石雕刻“雲中君”,從顏色看與壽山石無異,或許可以在壽山石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替補市場的空白也是不錯的。

但是作爲商家要實事求是,作爲客戶也不要一再要求產地,更要把品質放在首位。下面爲大家展示一些壽山石老撾石的雕刻作品,孰是孰非大家明智去品。

老撾五彩芙蓉石《納財四方·章》老撾北部石料,質地凝結色彩豔麗,印臺上雕刻三隻貔貅 分佈有序 活潑。

貔貅古之瑞獸,以金銀財寶爲食,且只進不出,寓意財源滾滾、招財進寶。其有開運、辟邪鎮宅、可攬四方之財,招八方之運。

同樣是老撾石《納財四方·章》北部的料子製作,這次的印紐是五隻貔貅,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爲貔貅是轉禍爲祥的吉瑞之獸,所以在我國的很多材質都有雕刻貔貅的地方。

壽山芙蓉石大擺件《錦上添花》,雖然花枝寥寥卻盡顯芳華,正如人生感嘆:所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皆是天性使然,趨吉避凶本就是天性,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老撾石雕刻花開富貴大擺件,忍不住借用唐代徐凝的一首“賞牡丹”來抒情: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應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壽山芙蓉石按章,大家知道現實的中國是沒有獅子的,這種外來的物種更多的是作爲一種神話中的動物,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和麒麟一起成爲中國的靈獸,大多用於看門神獸或者印紐之上。

最後以一件意境超脫的壽山石作品結束今天的寫作,湖水情悠悠,竹筏俏連連,湖中魚兒悄悄遊,醉人的是遠山一片。

當然了今天給大家展示的是一些與壽山石非常相像的老撾石印章料,而壽山石大家族中的田黃、桃花凍、天藍凍、貂皮凍等等很多與之區別還是蠻大的。

地球上的每一種石頭都是平等的,你有權喜歡你認爲好的,但是它們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是哪裏的石頭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靈物,珍惜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