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人们都说,青年是国家的生力军,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确实,青年是最具有活力,最有生机,也是最具创造力的,但青年也是最易入歧途,最需要引导的。






作为一名刚刚成人的青年学子,我对于社会充满向往,也充满了畏惧,该如何更好的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呢?如何让自己变的更好呢?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它解答了很多我所迷茫的问题,给了我许多良好的建议,书中的12封信都是作者根据当时青年比较关注的问题所写,书中的建议有些老生常谈,也有闻所未闻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实用。

     



是当时青年的现状,亦是现代青年的现状




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Where my heart lies, let my brain lies also.

——R. Browning: One Word More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

——罗伯特·布朗宁,《再说一句话》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只是听说读书读课外书有用处,但其实自己的内心确并不相信。确实,即使每天不坚持读书,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有可无,根本不重要,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




个人觉得,知道为什么读书比知道是什么更重要。读书是要培养一门兴趣,一种可以让自己更能抵抗诱惑的东西,或许坚持读书看不出太大的作用,但当读书成为一种兴趣,成为一种爱好,那将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要趁我们青年时期,培养读书的兴趣,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选书时要慎重选择,我们的一生时间有限,尤其青年的我们,精力旺盛或许就这几年,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读好书,读更有价值的书,那那些书值得一读呢?



读书要读经典,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即将步入大学,但其实四大名著都没有认真全部的读过,我们小学初中读的都是青少版,与原版完全可以说是两本书,以前读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如今真的建议用读普通书的态度去读,你会明白经典为何为经典,就像电影一样,经过了时间的洗涮,留下来的,便为经典。


以前的我读书都是一遍而过,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看过便不愿看第二遍了,但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很多东西,这时记笔记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了,就好比从书本中画重点进行背诵一样,简单而高效。



人非圣贤,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我们,尤其是青年时期的我们,更多少烦愁,辛弃疾说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少受犯愁的困扰呢?这看似难以解答,但作者给出了答案。


感到郁闷就多动,运动可以让人们泄出郁闷。




所以,在学习之余培养一个兴趣还是很有必要的,游泳,健身,各种球类运动,甚至慢跑,都可以泄出自己内心的郁闷与烦恼,不要总认为运动无用,以为只要知识够多就好,其实文武双全才应该是我们青年着力培养自己的方向。


生命是有机的,身与心虽可分别却不可割裂;没有身就没有心,身体不健全,心灵就不会健全。


青年的我们对爱情总是充满向往,青春时的我们爱情都是纯洁的,不掺任何杂质的,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这样的爱情多半不能持久,最后使自己伤心欲绝,坠入情网。但同样,我也发现身边有些人把恋爱看的太轻,只是简简单单的纵欲,玩玩之后变互相分手,看起来貌似很不错,不需要投入感情,简单粗暴,但青年时期犯下的罪过,总会在某一天还回来。



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人生才会更好,很多时候,自己的内心已有答案。



对于现在我们的青年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学习,确实,如果你将学习作为你人生的第一大事,老师和家长甚至同学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好孩子”,将来必成大气,但我们这一辈子,生活在这花花绿绿的世界中,绝不只有学习和升学,还有各种其它的事物要我们去体会,我们总结为“生活。”


要做自己喜欢,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体会生活。

人生如戏,每个人的剧本都不一样。人生如书,有属于自己的情节和美好。青年时期的我们,未来等着我们去创造,这个世界,终归是我们年轻人的,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新青年,敢拼,敢闯,终归成功。




感谢《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它告诉了我很多,我也希望可以和更多的青年朋友分享,分享作者的真知灼见,让我们现代的青年,更进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