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文章之前,先把地域縮小,僅僅侷限在非沿海非開放地區。因爲沿海地區的風氣之先,和內地已經是兩種氛圍。

今天要說的是那些離開內地到沿海工作的80/90後們,奔三的他們,還有很多沒有結婚,沒有生育,但是無疑,這一代80後、90後可能是最悲催地,因爲他們面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代際鴻溝。

父母輩的50/60一代,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環境裏,或者說,深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對於生兒育女,婚嫁人生等,都有自己固定的想法,而他們的子女,活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裏,接觸的是新思想,面對的是新社會,兩兩對照之下,就會出現很多代際問題。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而從個體人生的角度來講,這卻帶來許多難言之痛。比如身處內地(包括但不限於江西、湖南、武漢、四川、山東內地等地)的父母,大概率會強迫他們的子女結婚、生育,生了女兒還不算,還必須生兒子,根本就無法討論,而他們的理由,客觀地來說,完全是自成體系,無法反駁。

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呢?

第一,他們最大的擔憂就是,絕後怎麼行,沒有兒子就沒有後代,一輩子活着就圖個後人,沒有後代,那活着還有什麼意義。養老其實倒是其次,就是這種純粹爲了留後的思想,已經讓他們無法擺脫。女兒畢竟是別人家的,照顧別人家的孩子,只有兒子留在自己家裏,照顧自己,傳自己的香火。

這是一種沒有辦法反駁的觀念,血緣的遺留是人性追求不朽的一種,也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只要這一點說不通,那麼父母肯定是永遠無法原諒你的。

第二,他們怕被別人嘲笑,連個兒子都沒有,還有什麼臉面活在這個世界上,出門都要被別人嘲笑死了,沒有兒子,就沒有尊嚴,沒有臉面,沒有社會地位。一個人再窮,但如果有兒子,也就無所謂了。傳統的價值觀,左右着輿論,左鄰右舍的眼光真的可以殺人,這些人從小活在熟人社會里,根本無法擺脫熟人的說辭。

第三,你說沒錢養不起,他們會反駁說,我怎麼把你養大的,那個時候飯都喫不飽,你現在不活得好好地你說要貴養,各種玩具、補習班、奶粉,教育都花錢,沒有精力養兩個,他說,咱就過普通的日子,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就行,你想那麼多幹什麼。要說帶孩子太累了,就是不想帶,那他們就直接罵起來,你不帶我帶,我幫你帶!你現在圖舒服,等你老了看誰來給你養老送終?!聽了老年人這樣的話,你真的百口莫辯,以前也養得起,活下來,但是時代不同了,這年頭,喫喫喝喝就能夠把孩子養大嗎?教育不好還怎麼就業?找不到好工作過苦日子?這些問題他們都沒有想過,沒有想過營造好的生活環境,好的成長環境,就知道生下來。

第三,你說沒錢養不起,他們會反駁說,我怎麼把你養大的,那個時候飯都喫不飽,你現在不活得好好地你說要貴養,各種玩具、補習班、奶粉,教育都花錢,沒有精力養兩個,他說,咱就過普通的日子,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就行,你想那麼多幹什麼。要說帶孩子太累了,就是不想帶,那他們就直接罵起來,你不帶我帶,我幫你帶!你現在圖舒服,等你老了看誰來給你養老送終?!聽了老年人這樣的話,你真的百口莫辯,以前也養得起,活下來,但是時代不同了,這年頭,喫喫喝喝就能夠把孩子養大嗎?教育不好還怎麼就業?找不到好工作過苦日子?這些問題他們都沒有想過,沒有想過營造好的生活環境,好的成長環境,就知道生下來。

第四,你不生,是不是你老婆不想生?!你就聽她的話,不聽你父母的話,什麼都寵着她,你真的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了。你百口莫辯,本是自己的想法,卻被背了一個不孝的罪名。這已經明擺着要挑撥夫妻關係,要知道中國很多人離婚,原因就在於父母不滿意、父母從中作梗。

第五,你說別人都丁克,都不生孩子,他說,你那都是哪裏聽來的新思想,我看看周圍,怎麼就沒有啊,怎麼都只有很多生二胎,生三胎的,沒有說不生孩子的。你就拿那些奇葩的思想來搪塞,不看看周圍。你看你堂姐還準備生第二個呢?誰是丁克啊!你要我多看看電視,接觸新世界,我也沒覺得這個世界有什麼不一樣啊。當然,鄉下是很少見到丁克的,但是在城裏,則有不少,一個孩子的更多,生兩個孩子的幾乎沒有。世界不同,根本無法溝通。

第六,到最後就真的誅心了,你父母年齡這麼大,身體也不好,還有高血壓,你還這樣氣他,你都不做些讓父母開心的事情。其實你也沒有氣他,只是在講道理,在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都成了不是,不孝。

親情的本質什麼?對於中國人來說,互幫互助,互相提攜,當然也是存在的,但是很多親人之間變成了互相強迫,互相控制,互相爲對方好,要聽對方的話,不聽老人言喫虧在眼前。親情首先也是朋友,是互相尊重、明瞭自己的界限,不過多幹涉,勸說而不強制,幫忙而不硬上,不然,傷害最多的不是那些陌生人,而是和你最親密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