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德合作 協力產教融合

2020年7月13日上午,許昌工商管理學校與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中德(許昌)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學院”揭牌暨合作簽約儀式。市教育局副局長馬京克,職成科科長李新明,職成教研室主任馮璞棟,河南軒明機器人技術中心主任、河南省校企合作委員會副會長申俊卿,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孵化聯盟祕書長、河南星雲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周青教授,中航科技集團彩虹無人機創始人李烺教授,河南星雲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助理崔珊珊等出席簽約儀式。我校全體中層幹部參加簽約儀式。副校長朱曉明主持簽約儀式。

儀式上,學校黨委書記趙香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情繫職業教育、支持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的行爲表示感謝。她希望通過此次中德合作積累教學成果,擴大共建專業羣的規模,實現與德國智能製造全產業鏈對接,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隨後,周青介紹了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基本情況。他對引入德國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訓系統、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詳細介紹,通過機器人實訓產品,涵蓋機器人基礎應用實訓系統、機器人智能應用實訓系統等,爲後期雙方就中德合作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等方向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下一步共同在德國遴選優質學校開展中德產業合作,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認爲許昌工商管理學校專業建設優勢明顯,非常高興能與學校開展合作,推進人才培育,推動許昌智能製造和產業升級。

馬京克指出,中德(許昌)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學院的成立,標誌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加快許昌發展新科技、探索以推動創新和產業發展爲導向的教育新模式政策的具體落地,標誌着向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智造之都 宜居之城”的目標更邁進了一步。通過中德合作,實現了我市中等教育領域人才培養進入多區域、多層次、多交叉的規模化培養階段。馬京克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求我校全體教職工在政治上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許昌市委市政府推動中德合作;二是向其他省市互相學習先進經驗,整合中德資源,優勢互補;三是深入中德合作,打破壁壘,尋找突破口。他指出,今天在許昌工商管理學校的揭牌儀式,迎來了學校創新發展的最佳歷史機遇期,借中德合作的東風正向着國內一流的中等職業院校的奮鬥目標闊步前行,希望學校在與中科星雲的通力合作中,突難點,聚亮點,在實踐中培養高技術人才,促進人才、企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副校長丁玲、周青代表校企雙方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標誌着雙方合作正式拉開序幕。

最後,出席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參觀新建的“中德機器人實訓基地”,並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合影留念,簽約儀式圓滿結束。#學校#機器人#許昌收藏

隨後,周青介紹了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基本情況。他對引入德國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訓系統、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詳細介紹,通過機器人實訓產品,涵蓋機器人基礎應用實訓系統、機器人智能應用實訓系統等,爲後期雙方就中德合作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等方向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下一步共同在德國遴選優質學校開展中德產業合作,中科星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認爲許昌工商管理學校專業建設優勢明顯,非常高興能與學校開展合作,推進人才培育,推動許昌智能製造和產業升級。

馬京克指出,中德(許昌)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學院的成立,標誌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加快許昌發展新科技、探索以推動創新和產業發展爲導向的教育新模式政策的具體落地,標誌着向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智造之都 宜居之城”的目標更邁進了一步。通過中德合作,實現了我市中等教育領域人才培養進入多區域、多層次、多交叉的規模化培養階段。馬京克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求我校全體教職工在政治上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許昌市委市政府推動中德合作;二是向其他省市互相學習先進經驗,整合中德資源,優勢互補;三是深入中德合作,打破壁壘,尋找突破口。他指出,今天在許昌工商管理學校的揭牌儀式,迎來了學校創新發展的最佳歷史機遇期,借中德合作的東風正向着國內一流的中等職業院校的奮鬥目標闊步前行,希望學校在與中科星雲的通力合作中,突難點,聚亮點,在實踐中培養高技術人才,促進人才、企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副校長丁玲、周青代表校企雙方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標誌着雙方合作正式拉開序幕。

最後,出席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參觀新建的“中德機器人實訓基地”,並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合影留念,簽約儀式圓滿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