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唐河县庆“七一”入党宣誓活动中,画面里这位脸膛黑红的庄稼汉名叫王万才,在唐河县400名新党员中,56岁的他年龄最大。

看到老王入党时激动的样子,很难想象到,就在6年前,他竟然是当地村民口中那个最颓废的“破罐子”。不愿意干农活,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总是要借钱买酒喝。他就是当初大家眼中的那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巴。”那么,他是如何蜕变“逆袭”的呢?今天的遇见你,一起去看看他的故事。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他以前那个样子,喝醉了反正是沟边上也躺过,路边也躺过,地里也躺过。自暴自弃也不像个人样子。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成天喝酒,喝醉了他(夫妻)俩好打架。俺们成天去劝架,劝都劝不(好)。

在河南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靠喝酒混日子的王万才曾经是当地无人不知的“酒鬼”和“懒汉”。然而,一些熟悉他的人知道,王万才其实从小勤奋好学,尤其爱好文学,初中毕业后还考上了县里一所重点高中。但入学后不久,他就因为慢性鼻炎时常引发头疼、无钱医治而退学。

王万才:我在那时候喜欢文学作品,喜欢读些陶渊明的诗,比如说他的一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家陶渊明都辞官归隐了,我也来个辍学归隐吧。结果后来才发现,人家辞官跟咱弃学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咱这一点太肤浅了。

王万才退学几年后,赶上了村里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干劲十足,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结婚生子后,家庭却遭遇了不幸,儿子被诊断为先天脑瘫,王万才和妻子一边种地一边打工,赚了钱就带孩子去看病。但是,儿子到20岁时还不会说话,生活也无法自理。

王万才:这个时候就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非常苦闷,我们俩老了以后这可咋办?他咋办?有些时候往往夜里睡不着觉,失眠,整夜都失眠,头发40多岁的时候成把成把地掉。

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王万才彻底崩溃了,他开始靠喝酒来麻醉自己,地里的农活儿不管不问,夫妻俩更是经常赌气吵架,日子一落千丈。

王万才的妻子 常海敏:地里草越长越多,他也不去干,我也不去干。到地里瞅瞅,发愁。儿子也都这个样子了,这一家之主都躺那儿不干了,何况咱一个女人。跟着都破罐破摔,越来越穷,越来越穷。

王万才:没有钱花的时候勉强出去打两天零工,多少挣俩钱有酒喝就算了。我那一年就有一幅对联,我还印象深:(上联是)对春光且趁今朝有酒,下联是悲白发休说来日方长,横批是得过且过。

喝完酒就睡觉,醒来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意志消沉的诗文排解苦闷,王万才还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老树西风”。从前的王万才写得一手好字,村里常有人找他帮忙写春联,喊他“王秀才”。破罐子破摔后,大家都渐渐疏远了他。

这样混沌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年。当地开展扶贫工作后,王万才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乡村干部三番五次动员他好好种地、学习产业技能,但他总是爱搭不理,依旧东游西荡、酒瓶子不离手。

王万才:就觉得安贫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看着别人奋斗、别人发财。你忙忙碌碌也就是几十年,我清闲吃喝也是几十年,我何必要那么辛苦呢?觉得他们很可笑,我这样混也是很快乐的。

王万才腹有诗书,曾经是村民口中尊敬有加的“王秀才”。然而,生活的压力缺却让他一度消沉,放弃了希望,与酒瓶子为伴,成了得过且过的穷醉汉。

虽然王万才对当地的扶贫工作爱答不理,但是,他却引起了扶贫干部郭有霞的关注。在郭有霞看来,王万才的“懒病”只是逃避现实的“装懒装睡”,她决定拉着这位“王秀才”重新打起精神来。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帮扶干部 郭有霞:他有知识、有文化,又有一定的能力,还有一点小傲气,有一点小清高。他是比较典型的那一种“装睡的人”。其实你对一个睡着的人,你想叫醒他很容易,你拍拍他就可以叫醒了,但是对一个装睡的人,你如何来叫醒他?就像一个杠杆一样,只要找着一个支点就能轻轻地把他给翘起来。

2016年春节刚过,唐河县县直工委副书记郭有霞开始结对帮扶王万才。尽管之前已经对王万才的情况有所了解,但看到他家门口的春联时,有备而来的郭有霞还是暗自一惊。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帮扶干部 郭有霞:他上联是闹市红尘看猴戏,下联是长峡幽谷听猿声,横批是心远地偏。当时我心里头咯噔一下,这得有多悲观、多消沉才能写出这幅对联来。我就想,对这个老王我还真得下一番功夫,要不你就走不到他心里去。

在王万才看来,帮扶干部的到来,无非是送些柴米油盐,再说些宽心话而已,没想到到郭有霞居然空手而来,他心里竟生出些许不爽,聊天时也没给好脸色。

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帮扶干部 郭有霞:我当时说,有文化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就佩服农民有文化。如果要是谈到农业的话,俺得向你学习。

郭有霞一边顺着王万才的话跟他聊天,一边动手收拾起了王万才家满地的杂物。突然,柜子里摆放整齐的几十本书,让郭有霞心里猛然一亮。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帮扶干部 郭有霞:我当时就有一个感觉,我说在老王的心里有一种很干净的地方,他对文化有一种追求。这种人内心还是很有尊严的,他的尊严很可能就是他的动力。

郭有霞拿起扫帚,把王万才家屋里屋外的酒瓶子和垃圾打扫干净,又擦起了门窗和板凳。看着郭有霞在杂乱的院子里忙活,王万才有些坐不住了,冷眼旁观了一会儿,他竟起身和郭有霞一起打扫起来。

一边用着“激将法”,郭有霞还给王万才的老伴添置了新衣服。一来二去,王万才跟郭有霞聊得越来越多,从农活家务,聊到国家政策、产业发展,老王内心的疙瘩也慢慢疏解。他开始放下了酒瓶子,重新打理起了地里的农活儿。郭有霞还邀请他协助工作组整理扶贫档案,县乡领导还送来书籍和笔墨纸张,让他发挥特长书写宣传标语。王万才似乎逐渐找回了当初的自信,还主动参与村里的卫生志愿服务工作。

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帮扶干部 郭有霞:我说老王这个人现在我们已经把他叫醒了,他站起来了。下一步我们就通过产业扶持增加他的收入,让他走起来,甚至跑起来。

王万才:为了我这份尊严,所以说我必须得干,必须得改变。如果再不改变,那就对不起人了。

2016年开春后,郭有霞动员王万才利用政府的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流转种植了6亩地膜西瓜。丰收时,她亲自帮着王万才摘瓜卖瓜。当年,6亩西瓜卖了18000元。尝到甜头的王万才仿佛“满血复活”一般,接着又种了15亩西瓜,还套种了红薯和花生,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重新树立信心的王万才逐渐脱贫,儿子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医疗救助政策。如今,王万才还在自家小院里开起了豆腐作坊,门上贴着一副新对联:前行看腰身更看精神,奋斗出幸福也出豆腐。他的网名也从当初的“老树西风”改为“老树新花”。

王万才:我说老树,我还是这棵老树,只是不愿继续在西风中萧瑟,而是要在春天里成长。别看我老了,我还要成长。

眼下,当地政府正在附近的凤凰岭打造生态田园小镇,56岁的王万才满怀激情,也想参与发展新产业。

王万才:你看下面可以搞钓鱼场,这些岗岭可以把它挖成窑洞打造陕北的风情。到时间我们可以发展养殖业,也让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场景在我们这里呈现出来。充满诗情画意,让城里人过来拍照、写生,体验我们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各项收入都来了,到那时间我们不但是小康了,我们都大康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郭有霞帮扶的第一天起,王万才就开始写脱贫日记,如今已经超过了12万字。这些日记里,记录了他早年曾经的贫困和沮丧,也记录了这些年帮扶干部的耐心和贴心,以及全家人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心情。

对于王万才来说,他的人生经历了不小的变故和起伏,我们常说“脱贫攻坚”,看了今天的《遇见你》深切体会了脱贫的不易和攻坚的艰辛。王万才其实还只是时代变迁洪流中的一个小小的横截面,他的转变一离不开国家的扶贫政策,二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贴心帮扶。“滴水穿石,精准扶贫”没有坎儿是过不去的。祝福振作起来、抓住机遇的老王日子越来越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