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唐河縣慶“七一”入黨宣誓活動中,畫面裏這位臉膛黑紅的莊稼漢名叫王萬才,在唐河縣400名新黨員中,56歲的他年齡最大。

看到老王入黨時激動的樣子,很難想象到,就在6年前,他竟然是當地村民口中那個最頹廢的“破罐子”。不願意幹農活,家裏窮得叮噹響,還總是要借錢買酒喝。他就是當初大家眼中的那塊“扶不上牆的爛泥巴。”那麼,他是如何蛻變“逆襲”的呢?今天的遇見你,一起去看看他的故事。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村民:他以前那個樣子,喝醉了反正是溝邊上也躺過,路邊也躺過,地裏也躺過。自暴自棄也不像個人樣子。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村民:成天喝酒,喝醉了他(夫妻)倆好打架。俺們成天去勸架,勸都勸不(好)。

在河南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靠喝酒混日子的王萬才曾經是當地無人不知的“酒鬼”和“懶漢”。然而,一些熟悉他的人知道,王萬才其實從小勤奮好學,尤其愛好文學,初中畢業後還考上了縣裏一所重點高中。但入學後不久,他就因爲慢性鼻炎時常引發頭疼、無錢醫治而退學。

王萬才:我在那時候喜歡文學作品,喜歡讀些陶淵明的詩,比如說他的一首《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人家陶淵明都辭官歸隱了,我也來個輟學歸隱吧。結果後來才發現,人家辭官跟咱棄學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咱這一點太膚淺了。

王萬才退學幾年後,趕上了村裏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他幹勁十足,日子過得還不錯。然而結婚生子後,家庭卻遭遇了不幸,兒子被診斷爲先天腦癱,王萬才和妻子一邊種地一邊打工,賺了錢就帶孩子去看病。但是,兒子到20歲時還不會說話,生活也無法自理。

王萬才:這個時候就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非常苦悶,我們倆老了以後這可咋辦?他咋辦?有些時候往往夜裏睡不着覺,失眠,整夜都失眠,頭髮40多歲的時候成把成把地掉。

對未來失去信心的王萬才徹底崩潰了,他開始靠喝酒來麻醉自己,地裏的農活兒不管不問,夫妻倆更是經常賭氣吵架,日子一落千丈。

王萬才的妻子 常海敏:地裏草越長越多,他也不去幹,我也不去幹。到地裏瞅瞅,發愁。兒子也都這個樣子了,這一家之主都躺那兒不幹了,何況咱一個女人。跟着都破罐破摔,越來越窮,越來越窮。

王萬才:沒有錢花的時候勉強出去打兩天零工,多少掙倆錢有酒喝就算了。我那一年就有一幅對聯,我還印象深:(上聯是)對春光且趁今朝有酒,下聯是悲白髮休說來日方長,橫批是得過且過。

喝完酒就睡覺,醒來就在微信朋友圈發一些意志消沉的詩文排解苦悶,王萬才還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老樹西風”。從前的王萬才寫得一手好字,村裏常有人找他幫忙寫春聯,喊他“王秀才”。破罐子破摔後,大家都漸漸疏遠了他。

這樣混沌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年。當地開展扶貧工作後,王萬才被定爲建檔立卡貧困戶,鄉村幹部三番五次動員他好好種地、學習產業技能,但他總是愛搭不理,依舊東遊西蕩、酒瓶子不離手。

王萬才:就覺得安貧也是一種很好的狀態,看着別人奮鬥、別人發財。你忙忙碌碌也就是幾十年,我清閒喫喝也是幾十年,我何必要那麼辛苦呢?覺得他們很可笑,我這樣混也是很快樂的。

王萬才腹有詩書,曾經是村民口中尊敬有加的“王秀才”。然而,生活的壓力缺卻讓他一度消沉,放棄了希望,與酒瓶子爲伴,成了得過且過的窮醉漢。

雖然王萬纔對當地的扶貧工作愛答不理,但是,他卻引起了扶貧幹部郭有霞的關注。在郭有霞看來,王萬才的“懶病”只是逃避現實的“裝懶裝睡”,她決定拉着這位“王秀才”重新打起精神來。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幫扶幹部 郭有霞:他有知識、有文化,又有一定的能力,還有一點小傲氣,有一點小清高。他是比較典型的那一種“裝睡的人”。其實你對一個睡着的人,你想叫醒他很容易,你拍拍他就可以叫醒了,但是對一個裝睡的人,你如何來叫醒他?就像一個槓桿一樣,只要找着一個支點就能輕輕地把他給翹起來。

2016年春節剛過,唐河縣縣直工委副書記郭有霞開始結對幫扶王萬才。儘管之前已經對王萬才的情況有所瞭解,但看到他家門口的春聯時,有備而來的郭有霞還是暗自一驚。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幫扶幹部 郭有霞:他上聯是鬧市紅塵看猴戲,下聯是長峽幽谷聽猿聲,橫批是心遠地偏。當時我心裏頭咯噔一下,這得有多悲觀、多消沉才能寫出這幅對聯來。我就想,對這個老王我還真得下一番功夫,要不你就走不到他心裏去。

在王萬纔看來,幫扶幹部的到來,無非是送些柴米油鹽,再說些寬心話而已,沒想到到郭有霞居然空手而來,他心裏竟生出些許不爽,聊天時也沒給好臉色。

河南省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幫扶幹部 郭有霞:我當時說,有文化的農民纔是新型農民,就佩服農民有文化。如果要是談到農業的話,俺得向你學習。

郭有霞一邊順着王萬才的話跟他聊天,一邊動手收拾起了王萬才家滿地的雜物。突然,櫃子裏擺放整齊的幾十本書,讓郭有霞心裏猛然一亮。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幫扶幹部 郭有霞:我當時就有一個感覺,我說在老王的心裏有一種很乾淨的地方,他對文化有一種追求。這種人內心還是很有尊嚴的,他的尊嚴很可能就是他的動力。

郭有霞拿起掃帚,把王萬才家屋裏屋外的酒瓶子和垃圾打掃乾淨,又擦起了門窗和板凳。看着郭有霞在雜亂的院子裏忙活,王萬纔有些坐不住了,冷眼旁觀了一會兒,他竟起身和郭有霞一起打掃起來。

一邊用着“激將法”,郭有霞還給王萬才的老伴添置了新衣服。一來二去,王萬纔跟郭有霞聊得越來越多,從農活家務,聊到國家政策、產業發展,老王內心的疙瘩也慢慢疏解。他開始放下了酒瓶子,重新打理起了地裏的農活兒。郭有霞還邀請他協助工作組整理扶貧檔案,縣鄉領導還送來書籍和筆墨紙張,讓他發揮特長書寫宣傳標語。王萬才似乎逐漸找回了當初的自信,還主動參與村裏的衛生志願服務工作。

南陽市唐河縣城郊鄉王莊村幫扶幹部 郭有霞:我說老王這個人現在我們已經把他叫醒了,他站起來了。下一步我們就通過產業扶持增加他的收入,讓他走起來,甚至跑起來。

王萬才:爲了我這份尊嚴,所以說我必須得幹,必須得改變。如果再不改變,那就對不起人了。

2016年開春後,郭有霞動員王萬才利用政府的5000元到戶增收資金,流轉種植了6畝地膜西瓜。豐收時,她親自幫着王萬才摘瓜賣瓜。當年,6畝西瓜賣了18000元。嚐到甜頭的王萬才彷彿“滿血復活”一般,接着又種了15畝西瓜,還套種了紅薯和花生,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重新樹立信心的王萬才逐漸脫貧,兒子也享受到了政府的醫療救助政策。如今,王萬才還在自家小院裏開起了豆腐作坊,門上貼着一副新對聯:前行看腰身更看精神,奮鬥出幸福也出豆腐。他的網名也從當初的“老樹西風”改爲“老樹新花”。

王萬才:我說老樹,我還是這棵老樹,只是不願繼續在西風中蕭瑟,而是要在春天裏成長。別看我老了,我還要成長。

眼下,當地政府正在附近的鳳凰嶺打造生態田園小鎮,56歲的王萬才滿懷激情,也想參與發展新產業。

王萬才:你看下面可以搞釣魚場,這些崗嶺可以把它挖成窯洞打造陝北的風情。到時間我們可以發展養殖業,也讓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場景在我們這裏呈現出來。充滿詩情畫意,讓城裏人過來拍照、寫生,體驗我們的田園生活田園風光。各項收入都來了,到那時間我們不但是小康了,我們都大康了。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從郭有霞幫扶的第一天起,王萬才就開始寫脫貧日記,如今已經超過了12萬字。這些日記裏,記錄了他早年曾經的貧困和沮喪,也記錄了這些年幫扶幹部的耐心和貼心,以及全家人脫貧致富後的喜悅心情。

對於王萬纔來說,他的人生經歷了不小的變故和起伏,我們常說“脫貧攻堅”,看了今天的《遇見你》深切體會了脫貧的不易和攻堅的艱辛。王萬才其實還只是時代變遷洪流中的一個小小的橫截面,他的轉變一離不開國家的扶貧政策,二離不開扶貧幹部的貼心幫扶。“滴水穿石,精準扶貧”沒有坎兒是過不去的。祝福振作起來、抓住機遇的老王日子越來越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