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半的農村娃,聽到女檢察官來了,竟笑逐顏開地叫着"姐姐"出來迎接,而這背後不知有多少次的走訪與關切……

"踮腳娃娃"小文的家坐落於合浦縣石灣鎮兵嶽村,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2017年6月,小文無故被被告人用鐵鍁打成重傷,如今,只能踮起一隻腳,一瘸一拐的走路。而小文的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又改嫁外鄉,陪伴他的,只剩下70多歲的爺爺和腿腳已經變型的奶奶。

2018年2月2日,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做出判決,判處被告人犯故意傷害罪,同時向小文家賠付8000元。但2年過去了,小文始終未得到賠償。孩子就是老兩口唯一的希望,但高昂的治療費已經壓得他們抬不起頭。

自治區檢察院把司法救助金交給小文爺爺

北海市人民檢察院把司法救助金交給小文爺爺

北海市合浦縣人民檢察院把司法救助金交給小文爺爺

司法救助一頭牽着百姓疾苦,一頭繫着黨和政府關愛,是廣西檢察機關服務百姓的"民心產品"。7月10日,受院領導委託,自治區檢察院第十檢察院部檢察官陳繼軍等帶着廣西、北海、合浦三級檢察機關的關切與愛心,將12.8萬餘元的司法救助金交到了小文爺爺手中。

在小文家中,自治區檢察院檢察干警黎東玫摸着小文的頭,反覆交代一定要把這筆救助金用於孩子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黎東玫說:"自治區檢察院先後5次到村委、村政府協調溝通,並簽訂了監管協議,由村支書監管資金的使用。"

看到有人爲他們拍照,小文在檢察官姐姐身旁咧開嘴笑了,並擺出了各種"剪刀手"的姿勢。

"我們力爭幫助孩子過上正常的生活,讓他上初中、高中,希望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個家庭共渡難關。"合浦縣石灣鎮兵嶽村第一書記伍強介紹,小文因爲腳傷已經輟學一年,目前,村委已經幫小文一家落實了低保,對房子進行了翻新,而這筆司法救助金也會由村委代爲保管,確保專款專用。

司法救助案件錯綜複雜,當事人的困難程度參差不齊,爲此,廣西檢察機關將貧困人口、軍人軍屬、未成年人和殘疾人作爲救助重點。據統計,2019年以來,自治區檢察院共向四類重點人羣發放救助金956.12萬元。此外,自治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的疊加效應,廣泛發動慈善機構、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介入,參與司法救助,推動形成"三級檢察機關引導、當地政府主導、職能部門實施、鄉鎮街道聯動"的立體救助模式,最大限度的保障被救助人的權益。

7月10日,檢察官又分別深入合浦縣山口鎮北界村、合浦縣廉州鎮禁山村,將28.5萬餘元的司法救助金分別送至兩位救助人家中。

據悉,因鄰里糾紛致傷的被救助人何某強在檢察機關的調解下,已經與侵害方何某宏達成和解,雙方積怨6年的矛盾終於化解。本案,在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的過程中,黎東玫瞭解到侵犯方何某宏需要撫養四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而何某強已經78歲高齡,因受傷住院長達41天,看病花費了6萬餘元,心懷怨恨,其本人多次上訪,並揚言一定要報復。

"這不是簡單的救助問題,關鍵還是要找準心結,及時消除疑慮和牴觸情緒……"期間,黎東玫先後5次下鄉主持調解,何某宏也在檢察官們的勸說下向何某強賠禮道歉,並表示今後會隔三差五到何某強家中照顧老人。

合浦縣山口鎮鎮長莫維東、合浦縣山口鎮北界村村支書龍建文表示,發放救助金彌補了當事人遭受的物質損失,同時在開展工作的同時,也疏通了雙方的負面情緒,打開了心結。

在收到司法救助金後,何某強與何某宏握手言和,並簽訂了《息訴罷訪承諾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