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能讓你變好的事情,過程都不會太舒服”。籃球場上的獨臂少年張家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怎樣的精神受邀到國內第一職業聯賽爲複賽儀式跳球?

萬人矚目的光環背後他到底經歷了哪些不爲人知的努力,採用了哪些正確的方式用短短兩年球齡時間,就用獨臂把兩隻手才能玩的一顆籃球嫺熟運轉?

那麼張家城是怎樣克服單臂的困難,做對了什麼纔能有資格站上職業賽場呢?踏實賽場的他又能給觀衆帶來哪些積極的能量?

很多看過張家城運球的觀衆都驚呼,他那運用自如的技術動作居然能把球做到人球合一。那麼人球合一的理念又是什麼概念呢?

01,獨臂的張家城想要成爲一名職業運動員,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獨臂對於一個職業籃球選手意味着什麼?
首先,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起點這兩個角度來看;

1,必須展現出比常人技高一籌的競技狀態

因爲獨臂意味着很難像平常人那樣,一直保持在高強度對抗中控制好身體的平衡,這個時候對身體的要求儲備能力是特別高的。

獨臂意味着無法換手運球;而一隻手的儲蓄力是有侷限性的,籃球又是一門身體激烈對抗的運動,在場上的運動員需要不停的做動作,因此一隻手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進入疲勞的狀態。

沒有兩隻手倒換,哪怕身體的速度再快,技巧運用的再靈活,身體的劣勢都會給對手的防守人留下有機可乘的漏洞,容易被死死的盯防住。

畢竟體育場上向來都講究在公平公正的框架內“恃強凌弱”,籃球又是一項鼓勵身體對抗的體育運動,上了賽場就要展現全力以赴的體育精神,“論勝負”,對手絕不會因爲你的殘缺而退讓半分。

所以,在有絕對優勢能贏你的時候,任怎樣的對手都不會願意輕易放棄到手的勝利果實。因爲每一個成功站在賽場上的運動員,背後都一樣經歷了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爲的不就是在站上賽場的那一刻擊敗對手嗎?

無論在我們看官眼裏還是家城的心裏都理應明白,畢竟在賽場上倡導的體育精神尊重對手最好的方式,就是“全力以赴”。

賽場明顯要比訓練場更加的殘酷,靠堅持和耐力是不夠的。還要看在自己身上有沒有真正能打敗對手的實力,賽場只會跟“叢林法則”一樣適者生存,絕不會同情弱者!

因此,在有勇氣站上賽場的同時家城必須具備強勁的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散發體育精神的魅力鼓舞人心。

2,不斷克服成長過程中帶來的挫敗感

獨臂意味着要比普通人付出雙倍,甚至數倍的努力。

從理論上講,無論表現得再怎麼堅強的人,他都很難做到一點都不介意身體的殘缺!因爲對於殘缺羣體來說,這是一生天然的缺陷,會一直形影不離伴隨着自己一輩子不方便。

對於張家城,他不僅要面對過去的困難和不被眼前暴紅而放鬆訓練,更要面對成長遇到強勁的對手給自己帶來的挫敗感。

因爲成年人的世界裏都知道,成長的過程往往附帶着各種各樣的挫折打擊,那些我們自認爲做好的準備,很多時候都會被意料之外的插曲打的不知所措!

所以,張家城想成爲一個真正的職業運動員,持續散發體育精神給觀衆帶來激勵的能量,他還有一段曲折坎坷的路要走。

看待張家城我們也更應保持理性客觀的心,期待他的更上一層樓,欣賞他積極散發的正能量同時,也要準備包容他犯錯的心;畢竟人無完人,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張家城自然也不會例外!

當然,看過張家城的表現後我們有理由相信他,能一如既往自律做到保持好競技狀態,看待張家城我們不能只看表面踏上賽場上的光環感受這份能量。

因爲張家城身上真正值得我們讚揚的體育精神在幕後辛勞的汗水,這纔是家城身上最值得我們平常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02,克服單手的困難,張家城靠的是什麼?

既然張家城能以單臂站上正規的職業賽場,哪怕暫時只是一個嘉賓,在他身上肯定隱藏着很多可取的地方支撐着自己。

這些不僅僅是靠克服和我們平常說的堅持就能做到,要知道堅持背後往往都是喫苦耐勞的意志力,需要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同一件乏味的事。

而張家城還不到14歲,從兩年前接觸籃球開始當時也不過是一個12歲的孩子。對於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貪玩叛逆本能的誘惑驅使,缺乏自我約束力都是身上的特點。

堅持這種事在孩子的世界裏是一件極其乏味又無趣的事,這對於貪玩的孩子來說,這些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那麼張家城是靠什麼突破自我貪玩的天性束縛,做到超越該年齡段散發出強有力的體育精神能量的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1,用自律強化目標,在有目標可追求同時打敗心底的自卑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不會有自卑感,往往小孩子在意看重的東西很簡單卻要比大人重要多得多。

尤其是在跟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因爲別的小朋友不懂事看見夥伴身體跟自己不一樣就取笑,這些對殘缺孩子那單純小小的自尊心是一種傷害。因此,身體的缺陷不可難免的在孩子心裏留有陰影。

而張家城就是採用身上散發出來的體育精神,以極強的自律來打敗內心世界裏的軟弱自卑!

爲什麼他能借助體育精神的能量擺脫自卑?
原因很簡單,因爲在他做出比本身殘缺更突出的事情後,他會收穫成就感,也沒有人會再在意他的殘缺,所以他也不用再爲自身殘缺而遺憾!

面對內心裏逃不過的自卑,這個時候自律跟忍耐力絕對能起到主導作用,指引自己走出狹窄的內心,不斷強化訓練信任身體能做到和常人一樣。

隨着自律的加強技術的提升,在心底才能逐漸打消自卑。因爲能壓制自卑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生活裏持續穩定的自律專注做好一件事。

自律意味着目標清晰有事可做,這樣在內心裏的目標感會超過自卑感,從而壓制着自卑對自己造成的影響。

也就是說,張家城從12歲開始接觸籃球到近14歲成功註冊青少年運動員,在無人知曉的隱祕環境中他整整壓制小孩的天性自律了兩年。

2,利用目標感更好的鍛鍊提升喫苦的忍耐力

論自律對於成年人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一天兩天還可以,一旦時間長了就會習慣性忘了自律的提醒變回自己原來熟悉的樣子。

那張家城克服單手的困難靠什麼?

除了自律對自己的約束,張家城身上更是激發做到了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因爲在舒服的事情上自律都很難持久,要在困難考驗的事情上堅持自律,必須要具備肯喫苦耐勞的忍耐力。

只有培養起堅韌的忍耐力,才能做到無論過程有多艱難,不管有沒有人在身邊監督都能確保把認準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執行。

顯然這些需求絕對是超乎常人的自律和堅毅的忍耐力才能做到。因爲最極致的忍耐力是,學會把自律當成身體裏的一種本能反應。像餓了要喫飯、困了要睡覺一樣。

即使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隻身處在黑暗中,也能服從本能的驅動自律把能做到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因此,張家城在克服生理缺陷的同時,更要提升內心裏的承受能力,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做到把獨臂對自己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因爲,在我們眼裏看到你來我往的較量,跟賽場上的激烈比拼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倘若家城追求有一天能以職業球員身份站到職業賽場上,成爲一個真正的職業球員,顯然他還需要更高的自律和忍耐力纔能有機會跟雙手健全的人同臺競技!

因此,即便家城現在註冊了青少年運動員,雖然他離職業運動員更近了一步;實際上他仍然離真正的職業賽場,展現拼搏全力以赴的體育精神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03,難道張家 城 克服了這些困難就能成爲職業運動員?
他做對了什麼?

能夠站上國內第一大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複賽儀式賽場,得到包括海內外頂級球星紛紛支持鼓勵!

張家城做了一件最對的事,摒棄內心裏失去右手對自己造成的困擾,並沒有因此受到殘缺理性的影響,服從做了第二個我信任身體的本能反應以最短的時間進入人球合一的狀態。

那麼什麼是第二個我,張家城是怎樣做到人球合一的狀態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什麼是身體裏的第二個我?

讀過著名的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作者著作的《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的讀者,相信多少都能瞭解一點什麼是身體裏的第二個我。

書中這樣描述:"我們的身體中都存在兩個不同的自我,其中自我一是思考者和評判者,負責邏輯思考和下達指令。自我二是執行者,負責行動。如果自我一和自我二失去平衡,就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雖然,童年的不幸讓張家城失去右手,但正因他只剩一隻左手,無形中思維產生了和常人不一致的看法,把他推上了以另外一種捷徑的方式進入忘我狀態。

這是很多雙手健全的人所不具備的特點,只有高層次身經百戰的頂級球星才能感受得到。

因爲,雙手的健全意味着理性可以對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進行思考判斷且對此自信感十足,讓自己聽從理性的指揮不屑感性身體本能的提示!

而比賽的結果往往都以小細節決定最終的勝負!

2,張家城怎樣做到身心合一結合人球合一?

籃球之神喬丹就是這樣一位屢屢創造奇蹟的運動員,他的教練菲爾·傑克遜在著作《神聖循環》中,是這樣描述身心合一的:

我們都曾經感受過身心合一的瞬間,如果我們完全沉浸在這種時刻中,就能與我們正在做的事融爲一體。其中的祕訣就是不去思考,讓你的大腦從無窮無盡的繁雜思想中冷靜下來,這樣你的身體就能本能地做出訓練中學會的動作,而不會被意識妨礙。

因爲身體的缺陷,讓張家城完全摒棄所有我一理性判斷產生的私心雜念,完全把注意力專注融入到一顆籃球上,“以身隨心動,人隨球動”的方式把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裏。

用身體的本能動作控制着球,這種力量無形中產生一種引力讓球隨着自己掌握的能量在運轉。

身體的殘缺讓他義無反顧,眼裏、手裏、心裏都只有鎖定球一個目標,因此很自然的達到人球合一的境界,把球變成他外在身體裏的一部分。

也就是用身體本能的毅力去控制球,可以快球一步預判掌握到球的下一個彈跳的位置,從而做到快球一步做出反應動作,始終把球當另一隻手臂一樣緊緊的掌握在自己手掌中。

3,做對了開始過程和結果都不會太差

要論張家城爲什麼做對了這麼多,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爲從他接觸到籃球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因身體的缺陷膽怯聽從本能的反應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隨着本能的驅動把自律和忍耐力的選擇發揮到極致,因此他一直行駛走在建立正確的路上散發出激勵人心的體育精神!

總結:
獨臂少年用體育精神約束自我,用超乎常人的自律和忍耐力發揮出技高於常人的技巧,用短短兩年的時間從默默無聞到萬人矚目。

用那嫺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球技詮釋着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用喫苦耐勞的身體力行帶領我們面對人生的賽場一起“全力以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