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遍佈人體全身每一個角落,新鮮血液會通過血管輸送至身體各處,以此來維持機體正常運轉。而一旦血管破裂,就容易導致出血症狀發生,比如體表小傷口出血,其實就是毛細血管破裂的表現。

除此外,內臟器官、其他組織也可能會發生出血癥狀,可通過嘔血、便血等表現出來。

由於近些年腸癌較爲高發,且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所以也出現了很多關於腸癌的科普文章。在衆多介紹腸癌的內容中,都提到了一種腸癌的典型表現,它就是“便血”!有部分朋友在出現便血癥狀後,第一時間就會懷疑自己患上了腸癌。

但實際上,引發便血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六種疾病都會導致便血:

1、痔瘡:痔瘡是最爲常見的便血因素,無論是內痔或混合痔都可能導致大便出血,其顏色多是鮮紅狀態,主要表現爲糞便覆蓋鮮血、大便過後滴血,嚴重情況下還會有噴濺血液出現。在便血的過程中,患者可能會伴隨肛門墜脹感、便祕等異常表現。當內痔脫出嵌頓、大便過於乾結時,還會有劇痛感出現。

2、肛裂:通常情況下,肛裂都是由便祕、排便過於用力、長期腹瀉等因素導致的。患者在排便時,患者會有劇烈的肛門疼痛感,以刀割樣、燒灼樣爲主,這種痛感甚至會向着臀部、大腿根部、會陰部放射,並伴隨出血症狀。不過出血量相對較少,通常都是手指沾鮮血或滴血,且顏色多爲鮮紅色。

3、多發性腸息肉:這種疾病在臨牀上也被稱爲家族腺瘤性息肉,和家族遺傳史、飲食與炎症刺激因素有關,且大部分早期症狀都並不明顯。隨着病情發展,患者會有反覆腹瀉、腹痛、便血等異常表現。這種便血多是和大便混合在一起,呈持續便血的狀態,後期若是引發感染後,症狀不僅會加重,同時還會伴隨粘液膿血、泡沫樣血便等。

4、潰瘍性結腸炎:這是高發的慢性腸道疾病,而血性腹瀉就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除此外, 患者還會有腹痛、體重減輕、噁心嘔吐、大便裏急後重感等。這種疾病大部分都是慢性狀態,只有少部分患者會有急性、災難性爆發過程,這些患者多表現爲頻繁血性糞便,每天頻繁出現發熱、腹痛等症狀。

5、細菌性痢疾:該疾病是由痢疾桿菌感染而引發的腸道傳染病,在感染之後會引發結腸黏膜的炎症和潰瘍,並不斷釋放毒素進入血液中。患者首先會出現膿血樣大便,但每次排出量並不多,常會伴隨裏急後重感,發展至慢性階段後,還會出現粘液或膿血樣大便。

6、結直腸癌:結直腸癌在臨牀上被統稱爲大腸癌,當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可出現膿血樣大便、暗紅色血便等,並可能伴隨排便困難、裏急後重、大便次數增加等多個表現。發展到後期後的腸癌,還會有貧血低熱、乏力消瘦等症狀。

所以說,便血並不是腸癌的唯一症狀,但只要是出現便血,就是身體異常的信號。患者應積極就醫進行檢查,明確告知醫生自己的患病史、家族史,並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必要時可通過大便常規、指檢或腸鏡等檢查手段,觀察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