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海曙集士港鎮井亭家園小區,一對夫妻義務清掃樓道,堅持了整整7年,還帶動了200多名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成爲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起來看↓

“老李,塑料袋屬於其他垃圾不能扔到廚餘垃圾裏。”

昨天上午6時,在寧波市海曙區集士港鎮井亭家園小區,華信芳夫妻將自家樓道清掃乾淨後,來到小區南門的垃圾分類亭旁,對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開袋檢查,並現場指導分揀與投放工作。

其實這是華信芳夫妻的日常,清掃樓道的習慣,一堅持就是7年,在垃圾分類亭督導也一年有餘了。

井亭家園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由原豐成村、祝家橋村等9個村拆遷而來,交付之初,一些村民還保留着農村習慣,將雜物堆放在樓道里,不僅影響環境,而且容易滋生蚊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對此,已有44年黨齡的華信芳和妻子便行動起來,在清掃好自家樓道之餘,還將公共區域的垃圾進行清掃,並對亂堆放物品的鄰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文明勸導。

慢慢地,在華信芳夫妻的帶動下,居民們自發地參與到清理樓道的行動中來,鄰里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和諧。

“清理好一個樓道,才能守護一個家園。作爲一名老黨員,我希望能做好先鋒示範作用,帶動大家參與到潔美家園建設中來。”華信芳說。

“去年6月份,爲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社區成立了‘井亭之星’志願者隊伍。”集士港鎮井亭社區黨支部書記毛愛飛介紹,基於居民積極參與清理樓道的氛圍,我們凝聚力量成立志願者隊伍,以黨建引領,踐行“我志願,我快樂,我奉獻,我成長”的理念,讓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規模化、常態化開展。

據悉,“井亭之星”志願者中既有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80多歲的老爺爺,人數也從最初的66人,增加到現在的200餘人。

志願者們不僅按照樓道選舉小組長,還根據垃圾投放點位組成小分隊,輪班進行垃圾分類桶邊督導,華信芳既是自家樓道的小組長,也是小區南門1號點位垃圾分類亭的督導組長,“垃圾分類之初,居民們分類意識不高,於是我騎着電瓶車在小區巡邏,勸導不文明行爲,引導居民養成文明好習慣。”華信芳說,撤桶並點之後,每個小分隊的隊員每天早、晚兩班,定時定點在桶邊督導,經過一年的垃圾分類工作,居民們的分類意識日漸提高,垃圾分類也越來越精準。

“以華信芳夫妻爲代表的‘井亭之星’志願者們,在撤桶並點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不僅在自家小區的垃圾分類亭進行督導,還跑去原村落與村民分享分類經驗,爲全鎮的垃圾分類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毛愛飛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以黨建引領,吸納更多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讓“井亭之星”志願者帶動居民,共同助力潔美、和諧、文明家園建設。

來源:甬派

文字:沈莉萍

編輯:戴巧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