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对于很多辛辛学子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月份。因为他们即将要踏入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考。

高考之后,就是几家欢乐几家忧,平时品学兼优的同学,经过高考的淬炼之后,自然能够踏入自己神往已久的理想学府,继续深造。

因此,高考结束之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庆功宴、谢师宴、同学宴纷至沓来。甚至不乏有的家长会带孩子外出旅游,来作为孩子释放压力的一种消遣。

那么在中国古代,学子毕业后都会有哪些活动呢?虽然是封建社会,但登科进士聚餐、旅行,丝毫不输现在的大学生。

第1件事情,朝谢天子;新科状元为首,连带榜眼、探花,协同众多同年进士,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之后,都必须要统一前往皇宫,叩拜天子。

第2件事情,叩拜恩师。封建社会时期,时逢大考必有主、副考官。这一届选拔出来的状元,榜眼,探花,以及诸多的进士,都会成为考官的门生。

到了宋代,皇帝为了防止大臣之间朋党乱政,便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叩谢。于是,便出现了天子门生一说。

第3件事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清朝时期的进士不仅要叩谢皇帝,还要到国子监参加所谓的毕业典礼。国子监祭酒和司业要向状元、榜眼、探花,敬酒并簪金花。其余进士则由余下属官敬酒、簪金花。这一仪式与现在大学生毕业授学位时的拨穗相似,只有经过了簪花仪式,才代表着“士子”们通过了“毕业考试”。

第4件事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金榜题名被古代所有学子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心中畅意舒达,自然少不了和亲朋好友举杯畅饮,当时称为“期集”形式与现在的毕业旅行和毕业聚餐无异。

另外,在唐代还出现了一种专门组织登科进士游玩的团体,称为“进士团”,他们一般会组织新科进士们赏春花,尝樱桃,瞻佛牙,打马球,士子们纵情恣意,释放寒窗苦读多年的压抑,费用则有参与的进士们AA制分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