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了一檔新綜藝,是《認真的嘎嘎們》,這名字聽上去真不咋地,不過節目還是很有趣。

首先,導師團成員是何炅、大張偉、李誕、陳偉霆,還有美女輔導員戚薇。這5個人要尋找最具有綜藝感的選手。

簡單的說,就是從56個潛力綜藝苗子,通過三個月的各式情境考驗,最終選出6個綜藝王者出道!

首先,讓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纔是嘎嘎?

嘎嘎(GAGMAN)就是一羣可以調動節目氣氛,不讓現場尷尬,還能照顧嘉賓,讓節目順利進行的人。用何老師的話說:GAGMAN是綜藝的靈魂。

在我看來,就像是沈騰、賈玲他們這樣的,作爲常駐的嘉賓,可以撐起節目效果,還能照顧嘉賓,搞熱現場氣氛,能讓節目順利進行。

除卻導師,讓我們看一下參賽選手。

如果你經常追綜藝,這裏面肯定有你熟悉的面孔,比如這羣男團女團的成員,或者像錘娜麗莎、許天奇、花希等,他們都是《奇葩說》的辯手,不知道是不是被李誕拐過來了,還有昌叔,這是李誕公司的。還有近些年短視頻搞笑博主,比如酷酷的滕等。

本來很好奇,一檔專門選擇綜藝咖的節目要怎麼做?這不,節目組剛開始就先來一場小測驗。

就是讓選手在歡樂谷準備“一發技”。聽這名字,有沒有覺得很厲害?

那什麼是“一發技”?其實也就是在歡樂谷裏面,選擇可以配合自己的場景、道具,給導師一個驚喜。

而導師們對一發技的要求也是,一定要脆。包袱抖得要響,不需要什麼大製作,就看誰的腦洞大。

四位導師手裏都拿着扇子,一面是“嘎”,一面是“尬”。得到“嘎”就是導師滿意,而如果是“尬”那就代表着,你的一發技對於他來說是不合格的。

果不其然,這裏面有很多學員都用了諧音梗,而李誕最討厭這個。從這個使用的數量也可以看出來,諧音梗的確是最簡單的搞笑手段。

比如有個學員,和何老師撞衫,然後她去撞山,看的人挺尬的,最終得到了三個“尬”,一個“嘎”。這個嘎是何炅給的,畢竟是個小姑娘,還繃不住,都哭了。何老師善良,就給了個嘎。

還有個學員站在噴水池前面,就成了背水一戰。拿着洗髮水洗頭,問導師們,“我有沫嗎?”。聽的李誕都想打人了。

後來,李誕還專門跟大家解釋,諧音梗不一定都不好,關鍵不在諧音上,而是在梗上面。很多根本稱不上是梗,所以都收到了李誕的“尬”。

當然,也有很多學員脫穎而出,比如得了金鑰匙的李飛,用一發技換盆,換導師,一換換一車,回收演尬了的一發技很有創意,順利得到四個嘎。

如果節目組最後真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綜藝咖,那這也是一件好事情。畢竟現在綜藝節目越來越多,但是很多都是演員來臨時客串,他們有時候還不想完全損壞形象,畢竟以後還要繼續演戲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放不開,導致節目很尬。

如果能有一批專注於做綜藝的人,他們對於一檔綜藝節目的走向、內容、節目氛圍都有很好的把控能力,那麼,這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畢竟做一檔娛樂綜藝節目,你不搞笑,那不就像說脫口秀捨不得放梗,做雞蛋醬捨不得放雞蛋一樣的尷尬嗎?

對於節目接下來的走向,我們還不確定,但是從目前來看,這些學員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到底最後會剩下誰,會不會虎頭蛇尾,我們還不確定。不過,就目前的表現來看,節目的笑料還是挺多的,可以期待一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