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傳統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以重農抑商爲國策的,歷代統治者雖然會爲了稅賦而對商賈網開一面並多加拉攏,但最後還是要抑制商賈的勢力,以防止其勢力過度膨脹而威脅到社會穩定。當然,由於傳統社會認爲農業纔是國家的根基,是生產財富的源泉。至於商賈,不過是一些奸猾之徒,在法家看來,這幫”不事農工“的商賈簡直就是國家的”大蠹“。

這也難怪,坊間素來流傳”無奸不商“的傳聞,導致大衆風評和輿論對商賈的致富普遍抱有鄙夷不屑。但歷朝歷代,凡是社會經濟要發展,就必定需要發達的貿易網絡和溝通渠道。而要形成社會經濟經濟網絡的良性運轉,則必定需要穩定可靠的商賈。於是,中國歷史進入明清以來便逐漸形成了八大商幫和不少商會,促使帝國經濟迅速爆發巨大生命力。而這其中最爲著名的,便是縱橫天下的晉商。

其實,”無奸不商“是坊間謠傳,最早是陶朱公范蠡經商時的傳說:販賣糧食必定給予顧客以實惠,糧袋裝滿糧食後一定要冒尖纔算。也正是因爲如此的誠信和本分,陶朱公成了大小商賈崇拜的偶像。千年之後,也正是在這一信念的激勵下,山右(太行山之東)崛起了晉商,號稱”匯通天下“。

山西全省多高地山嶺,肥沃可供耕織的土地大都分佈在極其狹小的河谷。於是,山西先民自先秦便多粗獷的武士和優秀的商賈,這也促使重農抑商的法家迅速在三晉崛起並獲得主導權。話說回來,千百年來,一旦山西人口繁衍過多便會造成極大的人地矛盾,從而演變出了週期性的遊民。除卻逃荒或移民,更多的山西人選擇了經商戶口。好在山西雖然並無江南或塞北那樣的富饒物產,但河東卻有天下聞名的鹽池。

據傳,河東鹽池最早在唐堯時候便已經得到開發。當然,晉西南上古時代便是中原文明的重要一部,故而河東鹽池所產的食鹽也就很快流行天下,成爲必不可少的社會必需品。春秋戰國時代,河東鹽便已知名,到兩漢之際,由於武帝下令”鹽鐵官營“,河東鹽更是遠銷豫、魯、冀、甘等地。故而,最早起家的晉商便“西出秦隴,南過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靠販運食鹽迅速崛起。

當隋唐,女皇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便是晉陽(今太原)的豪商大賈,通過資助李淵起兵而官運亨通。在一定意義上,可說是開了山西政商關係之始。之後,晉商變得平淡無奇,湮沒在了歷史中,直到明清,再次崛起爲全國之首。大明立國後,爲了防備北方蒙元勢力的南下騷擾,便在北方長城一線設立了衆多衛所和兵營。但北方畢竟土地貧瘠,就算屯田也很難保證糧草供應。於是,朝廷爲了爲邊防輸送糧草,便開創了以糧換鹽的”開中法“。

如此利好的政策,自然是被把控河東鹽場的晉商率先獲得。由於山西人口繁盛的城鎮大多彙集在呂梁市和太行山之間的河谷地帶,故而天然的形成了南北貫通的貿易路線,足以實現南通中原、巴蜀,北接代北的商貿網絡。獨特的黃土結構和乾燥的氣候又利於糧草貯存,所以山陝商人便利用這種地理條件來保貯糧食,借開中法積累資本,再通過經營金融業,販賣茶葉和布匹到中原,並進而擴展到江南一帶,實現了南北溝通。

運城鹽池

明末清初,晉商抓準了時機,通過和滿洲貿易而獲得了”皇商“的稱號,徹底實現了政商一體的強大金融體系。時人稱明末清初的晉商爲“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可謂名震天下。隨着晉商相繼推出票號和錢莊,更是在官府的支持下贏得了對其他商幫的巨大優勢。但也恰恰如此,在晚清那個大變動的時代,晉商仍抱殘守缺,最後在西洋和軍閥的夾擊下衰落,天下商幫的頭把交椅落到了江浙財閥頭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