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随笔·诗文·民俗

2020年7月7日12时12分,一辆号牌为贵G02086D的安顺市2路公交汽车,在行驶至西秀区虹山水库大坝时,突然转向加速,横穿对向车道,撞毁护栏冲入水库。公安、消应急、交通、武警等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搜救工作,共搜救出37人,其中20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5人受伤,1人未受伤。

7月12日17:56,安顺公安就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发出通报。警方称,该事件,是司机蓄意报复社会。

案件起因为:2016年,犯罪嫌疑人、公交车司机张某钢与妻子离婚后,租住其姐姐女儿的房子,户口也寄搭于其姐姐处。经调查走访,张某钢常感叹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张某钢在西秀区柴油机厂(后更名为西秀区酿造机械厂)工作时分到一套40平方米自管公房,为自管公产承租人,2016年列入棚户区改造。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2020年6月8日,张某钢与西秀区住建局签订了《自管公房搬迁补助协议》,协议补偿72542.94元,未领取。张某钢还申请了套公租房,未获得。7月7日上午8时30分许,张某钢来到他所承租的公房处,看到该公房将被拆除。8时38分,张某钢拨打政务服务热线,对申请公租房未获得且所承租公房被拆除表示不满。

个人生活不如意,唯一的固定资产、40平米的自管公房要被拆除,公租房又申请不到,对张某钢来说,或许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张某钢感觉,没人给他安慰,没人给他撑腰,种种挫败感给张某钢造成的心理情感伤害,让他有不可承受之重。

张某钢悲观、厌世,对社会不满,报复社会或他人的情绪,大概就此滋生蔓延。于是,才蓄谋动用他掌控的唯一资源——公交车,于7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制造了这起轰动全国、惨烈至极、骇人听闻的公交车坠湖案。

而因为房屋面临被拆迁,相关诉求达不到,愿望未得满足,就这样把黑手伸向众多无辜的人,尤其是一些正在参加高考的花季学生,其心地之卑劣、歹毒,令人发指。这是谁都难以原谅的。

起码,矛盾的产生,在与拆迁工作人员之间。再怎么沟通困难,个人意见不得尊重,也该克制,尽力寻求其他解决渠道。即便矛盾激化,发生暴力事件,对象也该是拆迁人员。

张某钢如此对无辜人员施暴,笔者只认为他精神、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诸如自闭、偏执、强迫等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问题,应该被纳入进来,加以分析研究。

至此,我们痛恨张某钢的同时,才不致心智迷失,呈现出我们基本的同情心和该有的善意。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妥善做好拆迁工作,从源头上,遏制、消弭恶性事件发生。

笔者揣度,张某钢不领取补偿款,目的就是以此挟制拆迁人员,想实现申请到一套公租房的愿望。而他没有获得公租房,就让问题陷入胶着状态了。这对于张某钢、对于拆迁人员,都已是僵局,更抑或说是死局。

而越是这样,越考验拆迁工作人员的智慧和能力。拆迁中遇到的难题,最终是底层弱势群体诉求如何满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最大的善意,给予他们最大的关爱。

张某钢只有这么一处房产,借拆迁机会,获得一处公租房,这诉求应该予以满足。如果比张某钢生活优越,有多处房产的拆迁户都能得到一处公租房,那么我们只能谴责当地拆迁工作的失职。

这一点,该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事情。其意旨,至关重要。

至此,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一则通报。我们更需要看到当地针对张某钢,究竟怎么做工作的,尤其拆迁补偿款的发放、公租房的获得,是否公平。

城镇化建设、城区规划等,将一直是各级各地绕不开的工作内容。如何关心关注弱势阶层的权益和诉求,如何沟通、化解相关矛盾,是极其重要一项。这需要温情对待。

唯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避免无辜的伤害。

愿我们从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愿类似事件,从此消弭,再不发生!

2020年本来就够乱够惨够添堵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长长心吧。 □贾志勇。

相关文章